[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4139.1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3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20;H01M2/34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7 | 代理人: | 贺理兴 |
地址: | 6104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盖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智能化设备相继出现,为人们生活、工作等提高方便,而各种智能设备、非智能设备中均需要电池作为动力来源,通过电池实现了各种设备的移动式改变,通过电池能够储存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因此,电池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对于诸多电池种类中的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盖板是其中的重要部件,电池盖板承载着电性传导以及密封盖合等重要功能,现有的电池盖板,结构复杂,生产及制作不方便,而且盖合后,密封性较差,容易导致电解液的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盖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密封性好,电性传导良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池盖板,包括盖板体,盖板体上设置有一对用于连接极片的导电组件,所述的导电组件包括设置在盖板体一侧并用于连接极片的内导电板、以及设置在盖板体另一侧的外导电板,内导电板与外导电板由穿过盖板体的导电铆柱固定在盖板体上;所述的盖板体上还嵌设有绝缘橡胶层,绝缘橡胶层用于将盖板体分别与内导电板、外导电板、导电铆柱隔离。
优选地,所述的导电组件包括正极导电组件和负极导电组件,正极导电组件的内导电板上镀设有铜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的导电组件包括正极导电组件和负极导电组件,正极导电组件的绝缘橡胶层中嵌设有连接盖板体与外导电板的导电橡胶。
优选地,所述的盖板体上设置有防爆盖。
优选地,所述的盖板体上设置有注液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盖板,通过设置有内导电板、外导电板和导电铆柱而形成的导电连接结构,并在设置有绝缘橡胶层同时将三者与盖板体分离,保证壳体的绝缘效果;同时在盖板体与正极导电组件的外导电板之间设置有电阻较大的导电橡胶,能够有效防止外壳与电芯之间发生原电池效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盖板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盖板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101-盖板体,102-防爆盖,103-注液孔,110-导电组件,111-外导电板,112-内导电板,113-导电铆柱,114-导电橡胶,115-绝缘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盖板,包括盖板体101,盖板体101上设置有一对用于连接极片的导电组件110,所述的导电组件110包括设置在盖板体101一侧并用于连接极片的内导电板112、以及设置在盖板体101另一侧的外导电板111,内导电板112与外导电板111由穿过盖板体101的导电铆柱113固定在盖板体101上;所述的盖板体101上还嵌设有绝缘橡胶层115,绝缘橡胶层115用于将盖板体101分别与内导电板112、外导电板111、导电铆柱113隔离。
导电组件110包括正极导电组件110和负极导电组件110,正极导电组件110的内导电板112上镀设有铜材料层。正极导电组件110的内导电板112通过铜材料层与正极片焊接连接;负极导电组件110的内导电板112与负极片焊接连接。内导电板112通过导电铆柱113将电性传导到外导电板111上,在外导电板111上焊接导电柱即可连接外接用电设备。本实施例中正极片采用铜材料制成,因此在正极导电组件110的内导电板112上设置铜材料层便于该内导电板112与正极片焊接连接。
正极导电组件110的绝缘橡胶层115中嵌设有连接盖板体101与外导电板111的导电橡胶114,该导电橡胶114将盖板体101和正极导电组件110的外导电板111电性连接,导电橡胶114的电阻选择1-5kΩ,电阻值较大,由于电池外壳与正极导电组件110的电位相同,因此电流很小,不足以放电,从而有效防止电芯与电池外壳之间发生原电池效应。
盖板体101上设置有防爆盖102,防爆盖102采用与盖板体101强度相对较低的连接方式,可通过防爆盖102泄压,避免电池发生爆炸。
盖板体101上设置有注液孔103,通过注液孔103可以方便的将盖板体101与电池壳体焊接密封连接后,再注入电解液,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光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光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4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