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层行车道对调式立交桥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4078.9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9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周佳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佳乐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86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层 行车道 调式 立交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层行车道对调式立交桥。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私家车。汽车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是汽车的增多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堵车情况在城市中越发明显,红绿灯已不能很好地维持交通秩序。很多城市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设了立交桥,但很多立交桥建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施工难度大、结构过于复杂,导致在实际使用情况中,车辆通行十分不方便,经常导致一些不熟悉路况的驾驶人因不明道路走向而走错路,这样就大大违背了设计初衷。并且,并不是所有路段都适合建造那样复杂的立交桥。而有一些简单的立交桥,虽然层数较少,但左转和调头所走的路程较长,较为浪费时间。
在机动车快速增长的今天,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许多城市会选择在路边、人行道、空地等区域建设停车场,这样一来,不仅市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还会导致市民的健身活动场所大大减少。而在许多立交桥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由于桥下空地并不集中,常常会被匝道分割为一块块面积较小的部分,导致这部分空间不能充分被利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立交桥结构过于复杂,使用不便,桥下空间不集中、实用性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影响城市美观、造价较低、占地面积小、桥下空间集中并可被充分利用的一种三层行车道对调式立交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三层行车道对调式立交桥,包括跨越横向行车道路面的A、B两座交叉的单向高架桥、左转匝道、右转匝道、调头车道及桥下的空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交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主桥的弯道设计可以适当帮助驾驶人减速,达到注意匝道来车的目的,减少因匝道车辆汇入而引发交通事故的概率,且机动车在路口处不会出现交叉抢道的情况,因此不会出现交通拥堵;同时,该立交桥桥下可供建造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广场,或建设停车场。实用性较强,提高了城市汽车的流动性和通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三层行车道对调式立交桥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三层行车道对调式立交桥的地面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
Ⅰ、Ⅱ为纵向行车道;Ⅲ、Ⅳ为横向行车道;桥A为第三层高架桥;桥B为第二层高架桥;C、D、E、F为右转道;J、K、L、M为左转道;G、H为调头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三层行车道对调式立交桥,包括主体为跨越横向行车道路面Ⅲ、Ⅳ的位于纵向行车道Ⅰ、Ⅱ上的A、B两座交叉的单向高架桥,匝道包括左转匝道、右转匝道、调头车道。
本技术方案中,横向地面层为第一层,通过匝道K与第二层连接,通过匝道L与第三层连接,实现横向行车道左转的需求。
本技术方案中,桥B为第二层桥,通过匝道M与第一层连接;桥A为第三层桥,通过匝道J与第一层连接,匝道M、J均可实现左转功能。匝道L、J和匝道K、M的组合可实现横向行车道调头功能。匝道G、H可实现纵向车道调头功能;C、D、E、F分别为右转匝道。
具体使用时,横向行车道为双向与地面处于同一水平的行车道,纵向行车道由A、B两座独立且高度不等的高架桥连接。
匝道J可实现道路Ⅰ经桥A左转进入道路Ⅲ;匝道M可实现道路Ⅱ经桥B左转进入道路Ⅳ;匝道L可实现道路Ⅳ左转进入桥A所在的道路Ⅰ;匝道K可实现道路Ⅲ左转进入桥B所在的道路Ⅱ。
位于道路Ⅰ的桥A在进入路口前上跨位于道路Ⅱ的桥B,使原本位于桥B右侧的桥A在十字路口上方位于桥B左侧;经过路口后桥A再次上跨桥B恢复原方向。
匝道C可实现道路Ⅰ右转进入道路Ⅳ;匝道D可实现道路Ⅲ右转进入道路Ⅰ;匝道E可实现道路Ⅱ右转进入道路Ⅲ;匝道F可实现道路Ⅳ右转进入道路Ⅱ。
N、P为桥下空间,可建造成市民活动空地或停车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层行车道对调式立交桥可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该立交桥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车辆易通过、提高了城市机动车辆的流动性,主桥的弯道设计可以适当帮助驾驶人减速,达到注意匝道来车的目的,减少因匝道车辆汇入而引发交通事故的概率,且机动车在路口处不会出现交叉抢道的情况,避免交通拥堵。可利用桥下空地建设绿地、小型广场、停车场等设施,便于市民休憩或车辆的停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佳乐,未经周佳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40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