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叉车前支撑梁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3855.8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2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松;王艳平;钟亮;张海港;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黄少波,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叉车 支撑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叉车前支撑梁总成。
背景技术
叉车的前支撑梁总成是与叉车车架合为一体,并由很多块板焊接而成的,前支撑梁总成置于叉车的前端,用来连接前桥及起重装置,是车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有的叉车前支撑梁总成存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其由多块板焊接而成,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变形;第二,其结构复杂,加工难度高;第三、其整体的强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叉车前支撑梁总成,优化结构设计,提高强度,降低加工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叉车前支撑梁总成,包括相对设置的驱动桥左支座和驱动桥右支座,所述驱动桥左支座和驱动桥右支座上分别垂直固定有左贴板和右贴板,所述左贴板与右贴板的相对侧分别固定有车架左支耳和车架右支耳,所述车架左支耳和车架右支耳于同向分别伸出驱动桥左支座和驱动桥右支座外,所述驱动桥左支座和驱动桥右支座之间连接有前盖板,所述前盖板的下端垂直固定在车架左支耳、左贴板、车架右支耳和右贴板的上端,且与车架左支耳和车架右支耳的相对侧贴合;所述前盖板的上端沿水平方向折弯延伸覆盖于左贴板和右贴板的上方,所述前盖板的内侧固定有垫板。
具体的,所述驱动桥左支座和驱动桥右支座上分别设有两个用于与叉车驱动桥连接的螺栓孔。
具体的,所述前盖板的折弯面上设有管线接头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于驱动桥左支座和驱动桥右支座设计左、右贴板配合车架左、右支耳,前盖板连接于左、右驱动桥支座之间,采用折弯件工艺,减少零件数量,减轻重量,同时前盖板配合左、右贴板和车架左、右支耳轮廓设计,并辅以垫板,增强了整个前支撑梁总成的机械强度,并方便焊接装配,加工方便快捷,尺寸精度较高,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其中:1-驱动桥右支座、2-驱动桥左支座、31-车架左支耳、32-车架右支耳、4-左贴板、5-右贴板、6-前盖板、7-垫板、8-螺栓孔、9-管线接头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新型叉车前支撑梁总成,包括相对设置的驱动桥左支座2和驱动桥右支座1,所述驱动桥左支座2和驱动桥右支座1上分别垂直焊接有左贴板4和右贴板5,所述左贴板4与右贴板5的相对侧分别固定有车架左支耳31和车架右支耳32,所述车架左支耳31和车架右支耳32于同向分别伸出驱动桥左支座2和驱动桥右支座1外。
所述驱动桥左支座2和驱动桥右支座1之间连接有前盖板6,所述前盖板6的下端垂直焊接在车架左支耳31、左贴板4、车架右支耳32和右贴板5的上端,且与车架左支耳31和车架右支耳32的相对侧贴合;所述前盖板6的上端沿水平方向折弯延伸覆盖于左贴板31和右贴板32的上方,所述前盖板6的内侧固定有垫板7。
安装时,叉车的驱动桥分别通过四个螺栓配合四个螺栓孔8固定在驱动桥的右支座1和驱动桥左支座2上,叉车的起重装置通过销轴与左支耳31和右支耳32连接在一起。左贴板4和右贴板5分别紧贴叉车车架内侧上,增加了整个车架的强度。前盖板6垂直焊接在左右支耳及左右贴板的上方并与左右支耳内侧贴合,即加强了整个车架的稳定性,又为整车的管线路安装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前盖板6上的各管线接头安装孔9用于安装管线接头;垫板7紧贴在前盖板6的内侧,更好的加强了前盖板6的支撑作用,从而提高了整个车架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3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识别条码和料号批次的智能打印方法
- 下一篇:带有安全防护装置的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