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户外多功能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3544.1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1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裴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仁志 |
主分类号: | A01K97/10 | 分类号: | A01K97/10;A45F3/4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441338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外 多功能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户外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户外多功能支架。
背景技术
户外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大部分人都喜欢户外活动,如垂钓、野餐等,进行户外活动由于路途较远,需要携带的工具较多,所以多功能、便携型的工具较为适用,然而为了实现便携的目的,很多工具都存在使用效果不好,功能单一的缺点,如垂钓时使用的鱼竿支架,目前都采用一根带地插和羊角头的圆杆,明显存在稳定性极差,容易随风晃动和功能单一等缺点;又如现有的烧烤炉支架,也存在携带体积大,稳定性差,功能单一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进行户外活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户外多功能支架,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户外多功能支架,它包含U型架,U型架包含一个平底架和两个侧立架,平底架是方形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均可,可以是一块平板,也可以是框架等等,只要是方形的即可,每个侧立架均由两根立管通过至少一根横管固定连接构成,两个侧立架分别连接于平底架的相对两侧,两个侧立架的高度相同,可以在上面支一个桌面野餐时使用;
两个侧立架均与平底架沿开合方向转动连接,可以折叠携带;侧立架与平底架之间通过转轴来转动连接,转轴的位置设置在两个侧立架的相远一侧,并且转轴的轴心位置位于一条特定的辅助射线上,特定的辅助射线的端点位于侧立架与平底架的内夹角顶点处,特定的辅助射线与平底架的上表为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三十五度,使侧立架折叠后可以与平底架贴紧,折叠后的厚度小,体积小;转轴与侧立架转动连接,与平底架固定连接;或转轴与侧立架固定连接,与平底架转动连接;或转轴与侧立架,平底架均转动连接;
两个侧立架其中的一个侧立架为后侧架,后侧架的宽度与平底架的宽度相同,另一个侧立架为前侧架,前侧架的两根立管之间的距离大于后侧架的宽度,折叠时两个侧立架的立管错开,不会相互阻碍;为了可以设置横管,两个侧立架的高度小于两个侧立架的距离,横管可以设置在不阻碍折叠的位置,即横管设置在两个侧立架折叠状态重叠以外的部分;
在平底架的四角处并位于平底架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一块定位板,每块定位板与相近的一根侧立架的立管重叠设置,定位板与平底架固定连接,每块定位板与对应的立管之间通过定位插销插接定位,在侧立架垂直于平底架状态和侧立架折叠状态与定位插销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销孔,即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都可以用定位插销定位;转轴通过定位板来与平底架连接;
在后侧架的两根立管之间设置有一块压板,用于压住鱼竿手把的后侧,在压板的下侧设置有多个弧形缺口,压板的两端与后侧架的两根立管通过螺栓来连接,在后侧架的两根立管上设置有多个螺孔,便于调整压板的高度,在压板上位于每个缺口之间均设置有圆孔,用于连接防止鱼竿被大鱼拖走的失手绳;
在前侧架的两根立管之间设置有一块托板,用于托住鱼竿手把的前侧,压板与托板配合便可固定鱼竿,在托板的上侧设置有多个弧形缺口,托板的两端与前侧架的两根立管通过螺栓来连接,在前侧架的两根立管上也设置有多个螺孔,便于调整托板的高度,在托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延长板,便于调整鱼竿角度,延长板与托板转动连接并通过螺栓来定位,便于折叠;
在两个侧立架的全部立管下端均插置有伸缩腿,伸缩腿上设置有多个与定位插销对应的销孔,伸缩腿与立管之间也通过定位插销来定位,在每根伸缩腿下端均设置有脚盘;
在后侧架上插置有至少一个插地钢钎,在插地钢钎上套装一个定位环,在定位环上设置有一个顶丝,在地面过硬时,插地钢钎插入地面较浅,可以将定位环下移定位;
在U型架的位于后侧架的一侧设置有鞍坐,鞍坐设置在一个L型支架上,L型支架通过挂板来与U型架连接,在后侧架上设置有与挂板相适应的T型头;L型支架也采用折叠结构,并且在L型支架下端也设置有伸缩腿及脚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折叠方便,折叠后体积小,功能多,可以支桌面,支鱼竿,还可以支烧烤炉等,稳定性非常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U型架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压板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插地钢钎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4中托板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后侧架与平底架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转轴的位置原理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仁志,未经裴仁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3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