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组件及具有其的板翅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2808.1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2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冯学亮;沈卫立;石景祯;杨代坤;张珍珍;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10;F28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周厚民 |
地址: | 3116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具有 板翅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及具有其的板翅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翅式换热器通常由隔板、翅片、封条、导流片组成,在相邻两隔板间放置翅片、导流片以及封条组成一夹层,称为通道,将这样的夹层根据流体的不同方式叠置起来,钎焊成一整体便组成板束,板束是板翅式换热器的核心,配以必要的封头、接管、支撑等就组成了板翅式换热器。
中国专利文献CN204438868U公开了一种板翅式换热器芯体,包括隔板、翅片和盖板,隔板在竖直方向上平行设置有多层,隔板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分别与底板的两个相对侧边固定连接并与底板垂直,相邻两层隔板的侧板互相垂直;下层隔板的侧板的上部与上层隔板的底部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用于安装翅片的腔体;翅片由一整块铝箔或不锈钢板材一次性冲压成型,翅片的截面为多个连续的方形齿,翅片的高度略小于隔板的侧板高度,使得翅片能够插入到所述的腔体内部;盖板安装在最上层隔板的上方,与最上层的隔板之间形成有一个用于安装翅片的腔体。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缺陷:1、翅片的横截面积为多个连续的方形齿,也即,翅片的横截面结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竖直 板,以及交替连接相邻两个竖直板的同侧端,从而形成S形结构的水平板,由于水平板的存在,阻碍了在相邻两个竖直板之间流动的流体与隔板的直接接触,导致流体在向外传热时,必须先穿过一层水平板,再穿过一层隔板,才能向外传热,这导致传热效果差;2、相邻两层隔板之间仅通过侧板焊接连接,而中间部分没有进行固定连接,牢固性差,当流体压力过大时,容易将两层隔板向外顶开,导致换热器损坏;3、采用上述专利文献中的芯体组装好的换热器为一个整体,拆解时需要进行破坏性拆解,不方便维护和检修,也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减少或增加换热层数。
中国专利文献CN102506603A公开了一种板翅式换热器的传热翅片,将传热翅片的流道曲线设为正弦波形,通过改变传热翅片的振幅或周期,从而改变流体的流速、传热性能和阻力,然而该技术方案,翅片仍是由竖直板和水平板连接而成,并没有解决前述列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换热器芯体的翅片由竖直板和水平板连接而成,当流体在由相邻的两个竖直板形成的通道内流动散热时,热量需要首先穿过水平板,然后再穿过隔板才能向外传导,导致散热效果差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换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板翅式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换热组件,包括,
隔板,至少为两个,层叠设置;
翅片,至少为两个,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之间,且每个所述翅片的上下两端均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翅片和所述隔板围合形成流体 通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翅片平行布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翅片为S形弯折结构、直板条形或锯齿形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板为三个,分别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形成若干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之间,形成若干第二流体通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方向互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板翅式换热器,包括,
换热器本体,采用上述任一项方案所述的换热组件构成,并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流体通道;
第一进口封头,具有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一端接通,用于向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输入第一流体;
第一出口封头,具有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另一端接通,用于接收流经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后流出的第一流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器本体采用至少两组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换热组件层叠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第二流体通道,具有至少一个,由上述任一项方案中所述的换热组件形成。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第二进口封头,具有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一端接通,用于向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输入第二流体;
第二出口封头,具有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另一端接通, 用于接收流经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后流出的第二流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换热组件,相邻翅片之间仅通过上下隔板固定连接,翅片和隔板围合形成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内的流体仅穿过一层隔板便可与外界传热,传热效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2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