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压式压力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2579.3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4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南电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26 | 分类号: | H01H3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压 压力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压式压力开关。
背景技术
压力开关用于感知压力,当压力达到阈值时压力开关内部开关部件导通,从而使压力开关连接的电路导通。
现有的油压式压力开关一般具有壳体、顶杆、弹簧、动静触头和导线等零件,然而由于导线的存在,顶杆下端部还需要装有滑销,与滑销对应的零件上开有滑槽,这就使结构比较复杂,加工成本高,同时组装也很麻烦。并且目前的油压式压力开关由于油管的油液不好控制,导致灵敏度高,容易误触发。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结构比较复杂、灵敏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油压式压力开关。
一种油压式压力开关,包括外壳、密封套、两导电柱、两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浮板、接线柱、第一弹簧、驱动杆和推动板,其中,
所述外壳具有相连通的导电腔和油压腔,所述油压腔的横截面的宽度与所述导电腔的宽度比为2:1;
两所述接线柱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外,两所述第一导电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导电腔上方,每一接线柱与一第一导电片电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导电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中部,所述第一弹簧位于两所述第一导电片之间;
所述浮板设置于所述导电腔下方,两所述导电柱设置于所述浮板朝向所述第一导电片的一面,所述推动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油压腔内,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浮板的中部,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杆上,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浮板在所述导电腔内滑动;
所述密封套盖合于所述油压腔上,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密封套的一端开设有进油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两第二弹簧,两所述第二弹簧分别位于所述浮板的两侧,两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浮板和所述推动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板内嵌入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套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嵌入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上述油压式压力开关,进油口可以将液态油进入油压腔内,液态油使推动板通过驱动杆推动浮板在导电腔沿外壳滑动,使每一导电柱与一第一导电片抵接,第二导电片也分别与两导电柱抵接,因此导电柱、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之间可以形成回路,从而使得开关开启;且油压腔的横截面的宽度与导电腔的宽度比为2:1,降低了灵敏度,防止误触发。该油压式压力开关的结构简单,灵敏度较低,可以防止误触发。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油压式压力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油压式压力开关,包括外壳1、密封套2、两导电柱3、两第一导电片4、第二导电片5、浮板6、接线柱7、第一弹簧8、驱动杆9和推动板10。
外壳1具有相连通的导电腔101和油压腔102,油压腔102的横截面的宽度与导电腔101的宽度比为2:1。油压腔102的横截面的宽度与导电腔101的宽度比为2:1,降低了灵敏度,防止误触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南电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南电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2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压呼吸器警报器的压力开关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塑料外壳加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