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供暖系统用发热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1650.6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5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江;沈刚;於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口新叶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创理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13 | 代理人: | 卫安乐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供暖 系统 发热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领域,涉及一种发热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供暖系统用发热电缆。
背景技术
雾霾已是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新的数据显示,燃煤、扬尘、工业排放是导致雾霾的最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北方供暖期内,燃煤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源,采暖期排放的PM2.5是非采暖季节的13倍。
治理雾霾,本质上是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应将解决散烧煤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因此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改善供暖方式,在不增加污染物排放情况下使居民更好地享受供暖服务,是降低雾霾污染源和治理雾霾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采用电供暖系统进行供暖开始逐渐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认可。特别是在建筑领域,通过装配发热电缆组件进行地暖供热的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发热电缆是电供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发热电缆的性能,给应用端提供更舒适、节能、环保、健康、安全的供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智能供暖系统用发热电缆。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智能供暖系统用发热电缆,包括:碳纤维发热体、依次包覆在所述碳纤维发热体外侧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以及依次包覆在第二绝缘层外侧的屏蔽保护网和护套层;其中所述屏蔽保护网为两层结构,每层结构采用多股镀镍铜丝组编织绕包制得,每股镀镍铜丝组由多根镀镍铜丝组成,并且两层结构中镀镍铜丝组的绕包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为陶瓷化硅橡胶绝缘层,所述护套层为聚烯烃护套层或陶瓷化硅橡胶护套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每层结构中镀镍铜丝组编织绕包节距为90mm-13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供暖系统用发热电缆,可以显著降低电缆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感、电容和辐射,提高电缆的服役寿命和安全性能,为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提供更舒适、节能、环保、健康的供暖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耐火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碳纤维发热体,2-第一绝缘层,3-第二绝缘层、4-屏蔽保护网,5-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供暖系统用发热电缆,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发热电缆由碳纤维发热体1及其外侧依次包覆的第一绝缘层2、第二绝缘层3、屏蔽保护网4和护套层组成5。
具体地,采用碳纤维发热体1,在碳纤维发热体1外挤包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作为第一绝缘层2。在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外侧挤包陶瓷化硅橡胶绝缘层作为第二绝缘层3。在陶瓷化硅橡胶绝缘层外绕包编织屏蔽保护网4,所述屏蔽保护网为两层结构,每层结构采用16股镀镍铜丝组编织绕包制得,编织绕包节距为90-135mm,每股镀镍铜丝组由5根镀镍铜丝组成,并且两层结构中镀镍铜丝组的绕包方向相反。在屏蔽保护网4外侧挤包陶瓷化硅橡胶护套层5,制得智能供暖系统用发热电缆。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口新叶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张家口新叶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16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除尘降霾自动喷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位自动控制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