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热罐系统及移动式太阳能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81594.6 | 申请日: | 2017-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5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 发明(设计)人: | 曾智勇;周厚国;崔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S60/00 | 分类号: | F24S6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热罐 系统 移动式 太阳能 利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热罐系统及移动式太阳能利用系统,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储热罐系统的底部易受损等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储热罐系统包括储热罐,储热罐上设置有蓄热流体入口,蓄热流体入口内侧设置有与蓄热流体入口连通的第一流体管道,第一流体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流体出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热罐系统,大量蓄热流体在到达储热罐底部之前已通过第一管道侧壁上的流体出口排出,降低了对于储热罐底部的冲击力,储热罐不易损坏,寿命更长,且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热罐系统及采用所述储热罐系统的移动式太阳能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所关注的两大主要问题。太阳能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是目前的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需要通过蓄热罐储存由太阳能转化的热能,熔盐等蓄热流体在进入储热罐系统时对储热罐系统的底部等位置的冲击力大、容易损坏储热罐系统,降低了储热罐系统的使用寿命且易造成不良后果。
2、太阳能热发电,最根本的就是需要有好的太阳能资源,利用才有意义。纵观全球光热电站的选址,除了有用电需求外,都必须考虑三个条件:优质的光照资源、廉价的土地、充足的水源,但是到我国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地方不多:光照资源北方偏多,农村土地相对廉价,水源南方比较充足,难以较好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尽量避免蓄热流体对储热罐底部造成较大冲击、寿命较长的储热罐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将光照资源丰富的地区的太阳能转移至其他地方进行使用的移动式太阳能利用系统。
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热罐系统,包括储热罐,所述储热罐上设置有蓄热流体入口,所述蓄热流体入口内侧设置有与所述蓄热流体入口连通的第一流体管道,所述第一流体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流体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流体入口设置于所述储热罐的顶部,所述第一流体管道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流体管道的底端连通有至少一个第二流体管道,所述第二流体管道沿水平方向设置或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流体管道不沿竖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体管道的出口呈喇叭口状,且喇叭口的内径沿流体流出方向呈渐扩形。
进一步地,所述储热罐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具有锁定装置的滚轮,和/或,所述储热罐的侧部和底部中的至少一处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储热罐包括内胆和设置于所述内胆外部的保温层,所述内胆与所述保温层之间环绕有预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预热装置呈阿基米德螺旋线式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储热罐呈卧式,所述储热罐包括中空圆柱状主体和在所述圆柱状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的向外侧凸出的弧形前壁和弧形后壁。
进一步地,所述储热罐上设置有蓄热流体出口;和/或,所述储热罐的底部设置有泄流口;和/或,所述储热罐上设置有保护气体入口和排气口;和/或,所述储热罐内部的前端和后端竖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防止所述储热罐系统移动过程中蓄热流体冲击所述储热罐的前壁和后壁;和/或,所述储热罐的两侧均设置有吊耳;和/或,所述储热罐上设置有检修口。
进一步地,所述储热罐的各流体入口和各流体出口处均设置有控制阀。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15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