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研磨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0606.3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9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信感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40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研磨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研磨生产线,属于浆料分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研磨机主要用于各种油漆、油墨、颜料、塑料等高粘度膏状浆料的研磨分散之用。
目前生产中常用的研磨机主要由机体和设置于机体内的辊筒组成,实际工作时将原料桶的原料打入研磨机内,通过辊筒之间的挤压将漆料进行研磨。
在现有技术的油墨生产过程中,涉及研磨作业流程时,需要把油墨细度研磨至10-15微米甚至更高要求,这就需要通过多遍研磨作业。传统的研磨工序为人工把油墨加到三辊研磨机中,磨完第一遍,再把油墨人工加到第二台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这种操作方法即耗费大量人力,效率较低,同时也会增强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极易沾染油墨,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已有报道开发了一种可连续多遍研磨装置,包括第一台三辊研磨机、防溢油料桶、第二台三辊研磨机、连接第一台三辊研磨机与防溢油料桶的第一道料槽、连接防溢油料桶与第二台三辊研磨机的第二道料槽;三辊研磨机通过水平的三根辊筒的表面相互挤压及不同速度的摩擦而达到研磨效果。然而,通常情况下,前一台三辊研磨机的辊间间距较大,进料出料速度较大以保证相对较高的生产效率,而后一台三辊研磨机的辊间间距比前一台小,进料出料速度相对小一些。所以,需要在前后两台三辊研磨机之间设置防溢油料桶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连续性生产,但是生产效率仍是由最后一台三辊研磨机所决定,生产效率较低;同时,防溢油料桶仍存在料满而需要关闭第一台研磨机以适应后续研磨机的处理速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研磨生产线,包括三级多辊设备;第一级多辊设备的出料口处的刮板下设置有“人”字导流板,分别与二级多辊设备的两个多辊研磨机的进料槽联通;二级多辊设备中的单个多辊研磨机的出料口处的刮板下设置有“人”字导流板,分别与三级多辊设备的两个多辊研磨机的进料槽联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二级多辊设备位于第一级多辊设备的出料口下方;三级多辊设备位于第二级多辊设备的出料口下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辊研磨机为三辊研磨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辊研磨机一共7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级多辊设备中的多辊研磨机的辊间间距为25μ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级多辊设备中的多辊研磨机的辊间间距为20μ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级多辊设备中的多辊研磨机的辊间间距为15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常情况下,上一台三辊研磨机的出料速度不会大于下一台三辊研磨机的出料速度的2倍;本实用新型的连续研磨生产线,上一级的多辊研磨机的出料可以落入到下一级的两个多辊研磨机中作为进料,从而,一方面不需要设置额外的防溢油料桶,减小了生产线的设备制作成本、提高了紧凑性、减少了占地面积,另一方面,前一台研磨机的出料可以完全进入后续研磨机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连续研磨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续研磨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第一级多辊设备、2为二级多辊设备、3为三级多辊设备;4、5、6为出料口,7、8为进料槽。
图2为常规多辊研磨设备的出料口的简易示意图;9为多辊研磨设备的一个辊筒、10为刮板、11为出料槽。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续研磨生产线的出料口的简易示意图;9为多辊研磨设备的一个辊筒、10为刮板、11为出料槽,12为“人”字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续研磨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连续研磨生产线,包括三级多辊设备;第一级多辊设备1的出料口4处的刮板下设置有“人”字导流板,分别与二级多辊设备2的两个多辊研磨机的进料槽7联通;二级多辊设备2中的单个多辊研磨机的出料口处的刮板下设置有“人”字导流板12,分别与三级多辊设备3的两个多辊研磨机的进料槽联通。二级多辊设备2中含有两个多辊研磨机,均位于第一级多辊设备1的出料口下方;三级多辊设备3共有4个多辊研磨机,均位于第二级多辊设备2的出料口下方。
多辊研磨机可以是三辊研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信感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信感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0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高效粉碎机
- 下一篇:一种农用可遥控移动的秸秆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