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持续杀菌辅料贴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79392.8 | 申请日: | 2017-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2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蕾;李忠华;田喜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1/00;A61M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 地址: |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管 杀菌 医用海绵 三通 负压吸引装置 出口 本实用新型 手术切口 换药 阀门 愈合 连通 嵌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持续杀菌辅料贴,包括:医用海绵、硅胶管、三通;所述硅胶管连接在医用海绵与三通之间;所述在三通的一出口与硅胶管一端连通、另一出口设置有阀门、剩余的一出口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所述硅胶管的另一端嵌入在医用海绵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持续杀菌辅料贴,不需要频繁换药,可以24h/7‑14d有效杀菌,直至手术切口愈合,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持续杀菌辅料贴。
背景技术
无菌手术切口的术后间断换药常用碘伏,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在医疗上用作杀菌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术后换药始于术后2-3日,间隔1-2日换药一次,7日拆线的手术切口需换药2-3次,手、足及肢体的换药次数可能多达5-7次。如此繁多的换药操作,除了增加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更增加病人的心理压力及肉体疼痛,而且每次换药都会增加手术切口与外界接触,诱发感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术后一次应用,维持24h/7-14d,不用换药,直至手术切口拆线的持续杀菌辅料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开了一种持续杀菌辅料贴,包括:医用海绵、硅胶管、三通;所述硅胶管连接在医用海绵与三通之间;
所述三通的其中一个出口与硅胶管的一端连通、另一出口设置有阀门、剩余的一出口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
所述硅胶管的另一端嵌入在医用海绵内。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持续杀菌辅料贴,所述硅胶管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3-5个侧孔。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持续杀菌辅料贴,所述硅胶管的直径为4-5m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持续杀菌辅料贴,所述硅胶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分支管,所述多个分支管的端部分散地嵌入在医用海绵内。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持续杀菌辅料贴,所述硅胶管的另一端设置有4 个分支管,该4个分支管等间距地分散地嵌入在医用海绵内。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持续杀菌辅料贴,所述多个分支管的直径均为 1.0m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持续杀菌辅料贴,包括用于覆盖医用海绵的无菌医用透明贴膜。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持续杀菌辅料贴,所述阀门为肝素帽样封堵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持续杀菌辅料贴,不需要频繁换药,可以24h/7-14d 有效杀菌,直至手术切口愈合,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持续杀菌辅料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持续杀菌辅料贴,包括:医用海绵2、硅胶管4、三通6、用于覆盖医用海绵2的无菌医用透明贴膜1;所述硅胶管 4连接在医用海绵2与三通6之间;
所述三通6的其中一个出口与硅胶管4的一端连通、另一出口设置有阀门7、剩余的一出口5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9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