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秒叠野炊炉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9163.6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6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叶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志荣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F24B1/191;F24C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6 浙江省乐清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野炊 炉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灶,尤其是指一种便携式野炊炉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户外活动。携带野炊用炉具或炉灶则是户外活动所必需的。
中国专利曾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生物质炊事炉(201210463328.8),包括炉体和设置于炉体内部的炉膛以及与炉膛上部连通的烟道,炉膛一侧连通添料口,添料口上连接有炉门,炉膛下部是开设有与外界大气连接的一次空气孔的炉桥,在炉膛的壁上设置有若干二次配气孔。适合作为户用炊事以及户外野炊等用途。
中国专利曾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野炊炉(201510356709.X),包括炉体和炉膛,炉体上端设有加料口,炉膛的周壁上设有助燃孔若干排,所述炉体上下端分别设有长椭形的通风孔若干,炉膛底板上开有控风孔若干,炉膛底板下方设有控风板,控风板上设有控风开关,控风开关的一端从炉体下端的一个通风孔中伸出;所述炉体上端的通风孔为5个,下端的通风孔为6个,通风孔沿炉体外壁均匀分布;所述控风板与炉膛底板通过螺栓连接。
中国专利曾公开了一种户外便携式多功能燃烧炉(201611005073.5),包括底座、可旋转套筒、炉身、支撑架以及炉壁内夹层。底座部分采用空心圆柱形结构,其半径稍大于炉身部分,四周开有椭圆形孔洞。炉身外围设有支撑可旋转套筒的支撑台,可旋转套筒开有与底座相同的椭圆形孔洞,通过旋转套筒可任意改变通气孔的大小。炉身顶部外围开有螺纹,支撑架开有内螺纹,二者通过旋合装配在一起。炉壁内夹层为一空腔结构,通过注水口向空腔内注水,通过出水口向外排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秒叠野炊炉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秒叠野炊炉灶,它包括炉体,炉体由炉前板、炉后板、炉盖板、炉底板、炉左板和炉右板构成,炉前板开有送料口,炉盖板开有加热口,炉底板开有若干规整的进风孔/落灰孔,炉左板和炉右板对称、均由前后两块板铰接而成,且它们的后板连炉体后支脚,炉底板前端的下面两角部连炉体前支脚,炉左板和炉右板分别与炉前板和炉后板铰接,炉盖板与炉前板上部铰接,炉底板的后端与炉后板下部铰接,炉前板处于炉底板前端的上面。
所述炉前板在送料口下部的位置与炉门铰接。
所述炉后板上部开有拉风口,拉风口接拉风件,拉风件上接烟囱。
所述炉底板上放置燃气炉具。
所述炉盖板上放置烤网。
该种便携式秒叠野炊炉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第一,炉体由炉前板、炉后板、炉盖板、炉底板、炉左板和炉右板互相铰合构成,使用时炉体可以几秒钟完成支炉,不用时可以几秒钟完成折叠,携带非常方便。现在户外遍地都是柴火,该野炊炉灶特别适合烧柴火;炉后板上部开有拉风口,拉风口接拉风件,拉风件上接烟囱,更是非常方便柴火的燃烧;该炉灶特别适用于不让带易燃物品(小型燃气罐)的地区(如西藏)的自驾游户外活动,很好携带,非常方便使用。
第二,当户外雨天,柴火潮湿不能不能燃烧时,也可将燃气炉具放置在炉底板上,接上小型燃气罐,就可以在该炉灶上炊事。
第三,可在炉盖板上放置烤网,关闭炉门,此时的炉子就变成了烧烤炉,并且可以控制火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炉体的折叠状态图。
图2是炉体的支炉状态图。
图3是炉体的立体图(未翻转炉盖板)。
图4是炉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施例当燃气炉用状态图。
图7是本实施例当烧烤炉用状态图。
图中:1、炉前板,2、炉后板,3、炉盖板,4、炉底板,5、炉左板,6、炉右板,7、送料口,8、加热口,9、进风孔/落灰孔,10、炉体后支脚,11、炉体前支脚,12、炉门,13、拉风口,14、拉风件,15、烟囱,16、燃气炉具,17、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构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作描述。
参见图1-图7,一种便携式秒叠野炊炉灶,它包括炉体,炉体由炉前板1、炉后板2、炉盖板3、炉底板4、炉左板5和炉右板6构成,炉前板1开有送料口7,炉盖板3开有加热口8,炉底板4开有若干规整的进风孔/落灰孔9,炉左板5和炉右板6对称、均由前后两块板铰接而成,且它们的后板连炉体后支脚10,炉底板4前端的下面两角部连炉体前支脚11,炉左板5和炉右板6分别与炉前板1和炉后板2铰接,炉盖板3与炉前板1上部铰接,炉底板4的后端与炉后板2下部铰接,炉前板1处于炉底板4前端的上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志荣,未经叶志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91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柴火炉
- 下一篇:一种燃烧压缩秸秆的智能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