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冷却器快速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8506.7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6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黄长文;彭蓉;谷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吴向青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冷却器 快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零部件安装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快速检具。
背景技术
传统检测该零部件的手段是通过常规量具来检测安装尺寸,对于机油冷却器的水道、油道试漏多是通过整机试验,这样不仅检验工作效率低,而且试验过程中一旦发现主体漏水、漏油的问题是更换繁杂,多有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机油冷却器的安装孔位及密封性进行快速检测的机油冷却器快速检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水道检具,包括模拟进水箱体,所述模拟进水箱体上开设有与标准机油冷却器的安装孔孔位一一对应的螺栓孔,模拟进水箱体通过该螺栓孔安装在待测机油冷却器的水道侧端面上,并与待测机油冷却器的水道侧共同围合成模拟冷却水腔,所述模拟进水箱体上设有用于向模拟冷却水腔内冲入测漏介质的介质进口。
所述模拟进水箱体包括一个一端敞口的槽状壳体,槽状壳体的边缘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延伸至待测机油冷却器的机油入口侧端面上,并将该机油入口堵死。
一种机油冷却器检具,包括模拟进水箱体,所述模拟进水箱体上开设有与标准机油冷却器的所有安装孔孔位一一对应的螺栓孔,模拟进水箱体通过该螺栓孔安装在待测机油冷却器的水道侧端面上,并与待测机油冷却器的水道侧共同围合成模拟冷却水腔,所述模拟进水箱体上设有用于向模拟冷却水腔内冲入测漏介质的第一介质进口;所述模拟进水箱体包括一个一端敞口的槽状壳体,槽状壳体的边缘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延伸至待测机油冷却器的机油入口侧端面上,且延伸板上设有与机油入口连通的第二介质进口,所述第二介质进口供测漏介质流入油道内;所述待测机油冷却器的油道侧用于安装机油滤清器的端面上设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将待测机油冷却器上用于连接机油滤清器的孔口堵死。
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油道检具,包括模拟进油盖,所述模拟进油盖上开设有与标准机油冷却器的安装孔孔位一一对应的螺栓孔,所述模拟进油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待测机油冷却器的机油进口所在侧端面上,且模拟进油盖上设有与机油入口连通的介质入口,所述介质入口供测漏介质流入油道内,所述待测机油冷却器的油道侧用于安装机油滤清器的端面上设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将待测机油冷却器上用于连接机油滤清器的孔口堵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可简单快速的检验机油冷却器的安装尺寸及水道、油道是否渗漏,适用于同类产品检验过程中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待测机油冷却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待测机油冷却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提供的模拟进水箱体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提供的模拟进水箱体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提供的水道检具的使用状态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所提供的模拟进油盖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所提供的模拟进油盖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所提供的密封盖板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所提供的油道检具的使用状态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所提供的检具的使用状态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3-5所示,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水道检具,包括模拟进水箱体20,所述模拟进水箱体20上开设有与图1、2所示的标准机油冷却器10的安装孔13孔位一一对应的螺栓孔24,模拟进水箱体20通过该螺栓孔24安装在待测机油冷却器10的水道侧端面上,并与待测机油冷却器10的水道侧共同围合成模拟冷却水腔,所述模拟进水箱体20上设有用于向模拟冷却水腔内冲入测漏介质的介质进口21。优选的,所述模拟进水箱体20包括一个一端敞口的槽状壳体22,槽状壳体22的边缘设有延伸板23,所述延伸板23延伸至待测机油冷却器10的机油入口14侧端面上,并将该机油入口14堵死。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8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