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导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8203.5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2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中华;荆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优尼康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02;A61M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尿 导尿管 连接口 前导管 导管 可视 连接柱 尾端 本实用新型 可拆装式 拆卸 抽离 套入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离式导尿管,包括导尿前导管和导尿后导管,导尿前导管的尾端内设有连接口,导尿后导管的前端设有与连接口相对应的连接柱,导尿前导管与导尿后导管通过连接口和连接柱相连。导尿管尾端采用可拆装式设计,在与可视管配合使用过程中,能够使得可视管在导尿管上的套入和拆卸操作简便易行,避免了手术中抽离可视管时存在的潜在风险,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导尿管。
背景技术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
现有技术中,为将导尿管准确无误的插入到患者膀胱内,实现导尿,常常借助可视管,首先将导尿管插入到可视管内,然后借助可视管的显像功能使得医生能够更加准确方便的将导尿管插入至患者膀胱内,然而在导尿管插入结束后需要将可视管从导尿管后端抽出,由于导尿管内设的多个管腔在导尿管尾端分布较松散,导致导尿管尾端直径较大,可视管不易从导尿管后端抽出,严重者导尿管可能会随可视管一同被抽出患者体内,造成手术风险,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导尿管,更加便于操作,方便可视管从导尿管上安全拔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分离式导尿管,包括导尿前导管和导尿后导管,其中,所述导尿前导管的尾端内设有连接口,所述导尿后导管的前端设有与连接口相对应的连接柱,所述导尿前导管与所述导尿后导管通过所述连接口和连接柱相连;
所述导尿前导管内设有导尿腔、注水腔和冲洗腔,且所述导尿前导管内设的导尿腔、注水腔和冲洗腔尾端各自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口相连;
所述导尿后导管内设有与所述导尿前导管内设的导尿腔、注水腔和冲洗腔各自相对应的导尿腔、注水腔和冲洗腔,且所述导尿后导管内设的导尿腔、注水腔和冲洗腔的首端分别各自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柱相连。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分离式导尿管,所述导尿后导管的前端上设有气囊、导尿开口、注水口和冲洗口,所述气囊位于所述冲洗口后,所述注水口位于所述气囊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分离式导尿管,所述导尿后导管内设的导尿腔、注水腔和冲洗腔分别与所述导尿开口、注水口和冲洗口相连。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分离式导尿管,所述导尿前导管和导尿后导管连接处外侧设有卡扣。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分离式导尿管,所述连接柱与连接口接触位置为密封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导尿管尾端采用可拆装式设计,在与可视管配合使用过程中,能够使得可视管在导尿管上的套入和拆卸操作简便易行,避免了手术中抽离可视管时存在的潜在风险,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分离式导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连接处A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导尿管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优尼康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优尼康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82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鼻胆管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流体驱动装置及其应用的尿液引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