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余热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8046.8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6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8D7/14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35001 | 代理人: | 罗立君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余热 再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及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气余热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领域,会通过燃烧大量的燃料来提供热能或转化成工业或生活所需的各种形式能源,锅炉是最典型的利用燃料燃烧加热的装置;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气虽然含有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需要得到有效妥善处理,但同时废气的温度依然很高,存在大量的热能没有被充分利用,很多能源就被白白浪费掉,现在有不少技术可以实现将废气余热再次进行利用,然而依然存在废气余热利用不够充分的问题,排出的废气温度依然很高,其热量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大部分利用装置都是在燃烧炉上实现的,结构复杂,不便于在其他燃烧炉上进行改装,如何将废气余热再次利用,研制一种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的废气余热再利用装置会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气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结构简单,可在现有的燃烧炉等设备上实现快速改装,成本较低,而且具有很好的省煤和节能效果,更加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气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燃烧炉、废气管道,所述废气管道包括左管道、右管道和横向管道,所述左管道与燃烧炉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横向管道两端与左管道和右管道连接使得整个废气管道通畅,所述右管道末端连接有除硫装置;所述废气管道为双层管道,包含内圈与外圈,内圈所形成的管道用于废气气体经过,内圈与外圈间用于导热液体循环,所述右管道末端的外圈开有阀门口,用于导热液体的输入,所述左管道的始端即与燃烧炉连接位置的外圈开有阀门口,用于导热液体的输出,所输出的导热液体携带热量可用于生活供暖。所述废气余热再利用装置产生的有益效益在于,废气管道为双层管道,导热液体可以贯穿整个废气管道,与废气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同时导热液体由废气管道的末端输入,始端输出,可以有效的保持导热液体与废气之间的温度差,提高传热效率,其原理在于当废气到达废气管道末端即右管道末端时,废气的温度已经降低很多,这时只有温度更低的导热液体才能进一步吸收废气热量,所以导热液体的输入阀门口设置在废气管道末端,这时刚刚输入的导热液体温度总是最低的,可以有效充分的吸收废气热量,而导热液体的输出阀门口设置在废气管道始端,虽然此位置的导热液体温度已经通过吸热提高很多,但是该位置的废气刚刚由燃烧炉排出,温度依然远远超过导热液体,达到300~600℃,所以该位置的传热效率也依然很高。
进一步的,所述废气管道的左管道始端外圈的阀门口连接有导入管,所述导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锅炉上,所述导热液体与锅炉内的加热液体为同一物质,导热液体在经过废气管道吸热后已经达到一定温度,再经过导入管进入锅炉内作进一步加热处理,此时将不需要太多燃煤就能加热到预期温度,可节省大量燃料。
进一步的,所述废气管道的始端与末端的内圈所形成的管道作多次折绕处理,而外圈在废气管道的始端与末端位置直径变大,将所有折绕过的内圈管道包含其中。其有益效益在于经多次折绕处理的内圈管道行程变长,可增大废气与导热液体的热交换面积与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此处废气管道外圈直径变大,可容纳更多的用于热交换导热液体,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管道上部外圈处设置有泄压阀,其有益效益在于当导热液体温度过高而且不能加快导热液体的输入时可以打开泄压阀避免废气管道内圈与外圈间压力过高导致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废气管道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8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片载具
- 下一篇:锅炉烟气余热回收以及降低污染物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