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测量可燃气体浓度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8019.0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3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毛敏;冯玉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12 | 分类号: | G01N27/12;G08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7103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测量 可燃 气体 浓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远程测量可燃气体浓度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远程测量可燃气体浓度的系统中一般采用STM32或AT89C51微处理器来对气体传感器采集到的可燃气体浓度进行处理,远程技术一般采用GTM900-B、SIM900A、ZigBee等无线网络模块来进行通信。
但是STM32或AT89C51微处理器的程序编写十分复杂,并且需要设计专门的显示电路;当采用无线通信的传输方式时,例如,SIM900A无线网络模块的抗干扰能量较差,非常容易受到天线干扰,ZigBee无线网络模块的成本较高同时穿透性不好,障碍物厚度会严重影响通信距离,而GTM900-B无线网络模块则存在体积较大且远距离通信易掉线的问题,上述无线网络模块均存在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较差的情况,无法适用于远程信号传输。
因此,开发一种程序编写方便、信息传输温度的测量可燃气体浓度的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远程测量可燃气体浓度的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远程测量可燃气体浓度的系统,包括:
气体传感器;
Arduino Uno微处理器,与所述气体传感器连接;
显示装置,与所述Arduino Uno微处理器通过W5100有线网络模块连接。
所述气体传感器包括信号线,所述Arduino Uno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包括I/O端口;
其中,所述信号线与所述I/O端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体传感器还与所述Arduino Uno微处理器的电源端连接;
其中,所述气体传感器还包括电源线以及地线,所述Arduino Uno微处理器的电源端包括与所述电源线连接的电压端口和与所述地线连接的GND端口。
优选地,还包括:
继电器,输入端与所述Arduino Uno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的输出端与电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Arduino Uno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包括Digital 3端口,所述Digital 3端口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W5100有线网络模块通过网线与计算机网卡连接,所述W5100有线网络模块与所述Arduino Uno微处理器通过SPI总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包括Labview上位机以及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气体传感器为MQ-2气体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Arduino Uno微处理器还包括与外接电源连接的二极管和稳压管。
优选地,所述Arduino Uno微处理器还包括与USB接口连接的USB接头、保险管、排阻、电平、PMOS以及线性稳压器。
本申请提出一种远程测量可燃气体浓度的系统,通过Arduino Uno微处理器接收气体传感器采集的气体浓度信息,Arduino Uno微处理器便捷灵活,具有丰富的接口,编程简单,同时,通过W5100有线网络模块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具有抗干扰、稳定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测量可燃气体浓度的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气体传感器,用于采集并发送可燃气体的浓度值;
Arduino Uno微处理器,与气体传感器连接,Arduino Uno微处理器用于接收(读取)可燃气体的浓度值,并处理成显示装置可识别的字节数据;
显示装置接收该字节数据,实时显示可燃气体的浓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Arduino Uno微处理器的程序编写非常便捷,远远强于STM32或AT89C51微处理器,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Arduino Uno微处理器的程序编写属于公知常识,因此,对于将可燃气体的浓度值转换为字节数据的过程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8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辐射检查系统
- 下一篇: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可燃性气体监测的综合检测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