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列车通过道岔辙叉区间产生振动噪声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7331.8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1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罗雁云;刘艳;廖博;李莉;陈薇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铁院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罗习群;陈臻晔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列车 通过 道岔 辙叉 区间 产生 振动 噪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列车通过道岔辙叉区间产生振动噪声的装置,该项置是在道岔辙叉的有害区间,设置一段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的长度,大于道岔辙叉的有害区间,其一端伸入翼轨轨槽底部,另一端伸入心轨轨槽底部,其高度是与车轮轮缘接触,厚度是两端薄,中段较厚,顶部为平面。所述弹性装置是橡胶或工程塑料。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不改变原有固定道岔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可使列车运行通过有害空间区域时,有效减小车轮对辙叉心轨和翼轨的动力冲击,改善车轮踏面和辙叉由于轮轨冲击产生的疲劳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列车通过道岔辙叉时减小由于车轮与辙叉产生振动与噪声的装置,属于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道岔是轨道结构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是引导列车从一条线路进入或越过另一条线路的装备,其中固定辙叉型道岔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道岔结构,列车通过道岔的方式可以分为直向通过和侧向通过。列车车轮在轨道上运行时通过车轮踏面作用在钢轨轨头顶面作为承载支承,轮缘位于钢轨轨头内侧作为行驶导向控制,确保车轮在钢轨轨头上滚动,不会掉下钢轨,参见图1。
当列车以直向通过道岔或者是侧向通过道岔时,列车车轮都会通过道岔的辙叉部位,在叉心处相交以不同的方向在叉心处交叉通过。为使车轮在辙叉处以不同方向顺利通过,在该区域不能设有为车轮提供走行面,必须保证在辙叉处为车轮轮缘留出通过的空间。因此,在固定辙叉道岔结构中,为了使列车车轮的轮缘能够从直向和侧向都能安全顺利通过辙叉,在辙叉结构中心轨工作边到翼轨工作边之间存在一个称之为“有害空间“区域,有害空间示意图参见图2。当列车运行通过辙叉时的有害空间区域时,车轮踏面没有钢轨面的支承,轮缘也没有轨头侧面作为导向依靠,为列车车轮提供的走行面存在着不连续,车轮与道岔轨面完全脱离,成自由状态从辙叉心轨(或翼轨)的工作面越过该区域,到达辙叉翼轨(或心轨)的工作面。这种列车车轮以离开轨面的走行方式,从辙叉的一端越过有害空间到达另一端时,对道岔轨面产生巨大的冲击。
由于在道岔结构中存在有害空间,使列车在通过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作用力,不仅会对列车和道岔在列车通过时产生剧烈振动摇晃,加剧辙叉甚至车轮的疲劳损伤,同时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还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有害空间是固定型辙叉固有缺陷,也是道岔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一些道岔中采用了可动心轨结构,消除了有害空间,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道岔结构的复杂性,成本有较大的增加,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目前在铁路轨道系统中绝大部分道岔仍然采用固定辙叉型道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不改变原有固定道岔基本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在辙叉有害区间区域增设一个附加装置,可使列车运行通过有害空间区域时,有效减小车轮对辙叉心轨和翼轨的动力冲击,改善车轮踏面和辙叉由于轮轨冲击产生的疲劳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道岔辙叉的有害区间,设置一段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的长度,大于道岔辙叉的有害区间,其一端伸入翼轨轨槽底部,另一端伸入心轨轨槽底部,其高度是与车轮轮缘接触,厚度是两端薄,中段较厚,顶部为平面。
所述弹性装置是橡胶或工程塑料。
本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固定辙叉心轨与翼轨之间的有害空间区域内设置一段弹性结构装置,这样,当列车车轮在通过辙叉心轨(或翼轨)的工作面,车轮踏面离开辙叉轨面时,进入有害空间区域,受到了弹性结构装置的支承,车轮不会像以前那样临空越过有害空间区域,到达辙叉翼轨(或心轨)的工作面,而是在弹性结构装置的支承下,滚动驶过了有害空间区域,到达了辙叉翼轨(或心轨)的工作面,由于有了弹性结构装置的支承,车轮在运行中不会对所到达的辙叉翼轨(或心轨)工作面的接触点产生下落式敲击,从而降低了冲击振动产生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轮轨接触示意图
图2为现有辙叉有害区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辙叉有害区间设置弹性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铁院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上海铁院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7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船舶的水下转移船台系统
- 下一篇:一种球网门杆塑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