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监测器的防盗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7136.5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7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芳平;强跃;杨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监测器 防盗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监测器的防盗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对桥梁的健康进行监测,国内一些大型的桥梁上都安装有监测器,但是很多桥梁上的监测器经常出现被盗的现象,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桥梁监测器的防盗报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桥梁监测器的防盗报警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监测器的防盗报警装置,包括人体红外传感器、控制盒、安装在所述控制盒外壁的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的身体部位进入到桥梁监测器区域内并将反馈信号传递给处理器,当处理器接收到到有人的身体部位进入到桥梁监测器区域内的反馈信号时控制报警器报警,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桥梁底部并位于桥梁监测器一侧的竖直连接装置,所述竖直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桥底的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安装座底部的两块支板、固定在所述支板底端的上圆形板、固定在所述上圆形板底部的上空心管,所述上空心管的内腔中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螺纹转动轴,所述螺纹转动轴的顶部固定有穿过所述上圆形板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顶部固定有驱动螺母,所述螺纹转动轴上套设有一从上空心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上空心管外的下空心管,所述下空心管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螺纹转动轴滑配合的内螺纹,所述下空心管的底部固定有端板,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通过一可转动件安装在所述端板的底部,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桥梁监测器的下方。
优选地,上述的桥梁监测器的防盗报警装置,其中所述上空心管的底部固定有下圆形板,所述下空心管穿过所述下圆形板并与所述下圆形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桥梁监测器的防盗报警装置,其中所述上空心管的内壁沿所述上空心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条定位槽,所述下空心管的外壁固定有至少一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对应的定位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桥梁监测器的防盗报警装置,其中所述可转动件包括螺纹轴、固定在所述端板底部的连接板、平行的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外壁的前护板和后护板,所述前护板和后护板之间夹设有一转动座,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螺纹轴依次穿过所述前护板、转动座、后护板,所述螺纹轴的两个端头分别螺纹连接有一限位螺母。
优选地,上述的桥梁监测器的防盗报警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盒安装在所述上空心管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人体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的身体部位进入到桥梁监测器区域内并将反馈信号传递给处理器,当处理器接收到到有人的身体部位进入到桥梁监测器区域内的反馈信号时控制报警器报警,提醒桥梁管理人员;根据桥梁监测器的体积,可以调整竖直连接装置的长度,使得人体红外传感器位于桥梁监测器的下方;通过可转动件可以对人体红外传感器在竖直方向调整角度,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的实用;用户转动驱动螺母可以带动螺纹转动轴转动,由于螺纹转动轴与下空心管通过螺纹连接,使得下空心管沿着螺纹转动轴上下运动,这就实现了竖直连接装置的长度调节,使用起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竖直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可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控制盒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图2中上空心管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2、3、4、5、6所示,一种桥梁监测器的防盗报警装置,包括人体红外传感器11、控制盒12、安装在控制盒12外壁的报警器13、设置在控制盒12内的处理器14,处理器14分别与人体红外传感器11、报警器13电性连接,人体红外传感器11用于检测是否有人的身体部位进入到桥梁监测器15区域内并将反馈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4,当处理器14接收到到有人的身体部位进入到桥梁监测器15区域内的反馈信号时控制报警器报警13,人体红外传感器11的型号为HC-SC501,处理器14采用8086C51单片机,报警器13采用型号为PS-MABZ32135DY3512WA的蜂鸣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7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红外传感器的范围性生物入侵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人体感应灯报警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