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料器输送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6883.7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4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超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08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料器 输送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接料器输送带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加工机床,在完成一个工件的所有加工工序后,可以通过接料器将工件取出收集。普通的接料器,输送带上会粘附很多加工碎屑,随着工件一起带入到收集盒内,可能使工件表面划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接料器输送带,能够使输送带上的铁屑集中回收,不会随着工件流入用来收集工件的收集盒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接料器输送带,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设置有一条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挡条,所述输送皮带的上侧被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限位销下压成一个V型结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清洗槽,所述清洗槽位于所述输送皮带上侧的V型结构折弯处的下方,并且输送皮带上侧的最低处伸入到清洗槽的内部;所述清洗槽内填充有清洗油液;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滚轮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输送皮带的一部分通过限位销下压到一个清洗槽内,使得输送皮带传送的工件必须经过清洗槽内的清洗油液进行清洗,从而使碎屑与工件分离,避免收集的工件中混入碎屑造成划伤。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接料器输送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清洗槽与输送皮带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输送皮带、4-挡条、5-电机、6-定位销、7-第一滚轮、8-第二滚轮、9-清洗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接料器输送带,包括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滚轮7和第二滚轮8,所述第一滚轮7和第二滚轮8上设置有一条输送皮带3,所述输送皮带3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挡条4,所述输送皮带3的上侧被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上的限位销6下压成一个V型结构,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清洗槽9,所述清洗槽9位于所述输送皮带3上侧的V型结构折弯处的下方,并且输送皮带3上侧的最低处伸入到清洗槽9的内部;所述清洗槽9内填充有清洗油液;所述第一侧板1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与第一滚轮7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销6均采用焊接的形式固定在第一侧板1和/或第二侧板2上。
所述挡条4均采用胶水粘结的形式固定在输送皮带3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接料器输送带在工作过程中,电机5带动第一滚轮7转动,第一滚轮7通过摩擦力驱动输送皮带3,使从输送皮带3另一端处放置的工件在挡条4的限位下依次沿着输送皮带3的轨迹传送,当工件进入清洗槽9内后,工件上的碎屑被清洗油液浸泡,从工件上分离出来,便可以使工件能够洁净的收集到一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输送皮带的一部分通过限位销下压到一个清洗槽内,使得输送皮带传送的工件必须经过清洗槽内的清洗油液进行清洗,从而使碎屑与工件分离,避免收集的工件中混入碎屑造成划伤。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超,未经王永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6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