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补偿型密封圈及双密封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6715.8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5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钱刚;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德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6 | 分类号: | F16K1/36;F16K1/32;F16K1/4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15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补偿 密封圈 密封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补偿型密封圈及双密封阀门。
背景技术
现有流体密封系统中的密封元件,通常情况下,低中压系统可采用如橡胶、聚四氟乙烯、石棉等材料制成的非金属材料的密封圈,但在高温、高压和工作环境波动频繁等苛刻工作条件下,无论从强度、耐高温、使用寿命上,非金属材料的密封圈都将难以保证稳定、可靠的密封效果,尤其是易损、易坏,使用寿命短的天然缺陷,在高温、高压、流体密封系统构件非常突出,因此只能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密封圈。金属C型密封圈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密封圈,其加工精度要求高,弹性补偿变形量有限。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现有的阀门一般包括阀体、阀芯、阀座以及阀杆,阀门密封时,一方面通过阀芯抵持阀座进行第一道密封,另一方面通过密封圈抵持待密封部位实现第二道密封,现有阀门的密封圈没有弹性补偿的功能,因此,密封圈与待密封部位的尺寸和位置需要非常精确才能实现良好的密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弹性补偿量大的弹性补偿型密封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补偿型密封圈,包括一环状本体,所述环状本体为弯曲一体结构的金属弹性密封圈,包括沿径向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环形密封部和第二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的两端面均为平面,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的其中一端面为内凹曲面,另一端面为外凸曲面,所述外凸曲面靠近其自由边缘的部分作为密封面。
优选的,所述金属弹性密封圈为NCONEL718合金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金属弹性密封圈的各个弯曲形变位置均为圆弧过渡。
本发明还提供另外一个技术方案:一种双密封阀门,包括阀体、阀芯、阀座以及阀杆,所述阀芯设于所述阀体的阀腔中,所述阀座的阀口设于所述阀芯的轴向一端,所述阀杆的轴向一端连接所述阀芯的轴向另一端,所述阀杆的轴向另一端向渐远所述阀座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阀体外部,所述阀腔沿渐远所述阀座的方向依次设置为导向腔和驱动腔,所述导向腔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驱动腔的径向尺寸且在二者的侧壁之间形成一内圆锥面,所述阀芯沿渐远所述阀座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为密封段、导向段以及定位段,所述密封段的外圆锥面抵持所述阀口的内圆锥面以实现第一道预紧密封,所述导向段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腔的侧壁,所述定位段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导向段的径向尺寸且在二者的侧壁之间形成一轴肩面,所述定位段上沿渐远所述轴肩面的轴向方向依次连接有弹性补偿型密封圈和紧固件,所述弹性补偿型密封圈包括一环状本体,所述环状本体为弯曲一体结构的金属弹性密封圈,包括沿径向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环形密封部和第二环形密封部,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的两端面均为平面并被压合在所述轴肩面和所述紧固件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远离所述导向段的端面为内凹曲面,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靠近所述导向段的端面为外凸曲面,所述外凸曲面靠近其自由边缘的部分抵持所述阀腔的内圆锥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的外缘与所述驱动腔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轴肩面还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为橡胶垫片。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定位段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金属弹性密封圈为NCONEL718合金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金属弹性密封圈的各个弯曲形变位置均为圆弧过渡。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弹性补偿型密封圈,由于其密封面靠近外凸曲面的自由边缘位置,因此其弹性补偿变形量较大,加工精度不需要过高也可实现良好的密封;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密封阀门,阀芯在阀杆的作用力下沿轴向运动,阀芯的外圆锥面抵持密封阀口的内圆锥面,密封圈同样在阀杆的作用力下沿轴向运动,密封圈的外凸曲面抵持密封阀腔的内圆锥面,利用现有的阀杆的作用力作为密封圈的作用力,密封圈的弹性补偿变形量大,密封圈与阀腔的内圆锥面位置和尺寸无需精确配合也可实现良好的密封;
(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密封阀门,通过设置密封垫,防止流体介质从密封圈的内边缘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弹性补偿型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密封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德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德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67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