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戒指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75953.7 | 申请日: | 2017-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2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晓兵 |
| 主分类号: | A44C9/00 | 分类号: | A44C9/00;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1 | 代理人: | 景志轩 |
| 地址: | 4632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戒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戒指,特别涉及一种由多种形状的内环与外环经粘胶紧固构成的智能戒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非接触式识别技术、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和互联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尤其是带有智能芯片的智能卡,如IC卡、ID卡的使用,给人们在工作、购物、出行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银行卡、商场购物卡、校园卡、门禁卡、考勤卡和公交卡等。
近些年,市面上逐渐出现带有非接触式芯片的智能戒指,如本申请人在2016年11月23日获得的经国家专利局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620139125.7名称为《具有无线读写功能的宝石、陶瓷类智能戒指》)公开了一种智能戒指,其是将由玉石、祖母、水晶、蓝绿宝石、翡翠、玛瑙、贝壳类、珍贵木质或陶瓷材质的戒指基体经切、洗、磨、抛制成带有凹形槽的初模,之后,再将感应线圈和智能芯片安装在该凹形槽中,再用环保胶、碎粒层、水晶胶填盖后经抛光获得晶莹且具光泽的戒指。
上述制作方法存在的不足是:戒指制作步骤繁多、操作复杂、所需作业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导致其人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制作成本、有效提高装配 效率的智能戒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戒指,由玉石、祖母、水晶、蓝绿宝石、翡翠、玛瑙、贝壳类、珍贵木质、陶瓷或碳纤维材质所制,该戒指由分离设置的外环和内环经粘合装配构成,在所述内环的外周壁与外环的内周壁之间形成设置智能芯片和感应线圈的环形内腔,所述智能芯片为CPU芯片、IC芯片、ID芯片、NFC芯片或包含电子标签在内的RFID芯片。
所述内环的形状为两端面是敞口的圆筒,所述外环由分离设置的正中圆筒和置于该正中圆筒两端侧的左端盖环和右端盖环组成,正中圆筒的两端面是敞口,两个端盖环均为环形,两端盖环的外周壁轴向外侧边为倒角外缘;正中圆筒的内径大于内环的外径,正中圆筒的轴向长度小于内环的轴向长度,端盖环的外径与正中圆筒的外径相同,端盖环的内径与内环的外径相同;两个端盖环的轴向长度与正中圆筒的轴向长度之和等于内环的轴向长度;所述内腔为两个端盖环的内侧、内环的外周壁和正中圆筒的内周壁之间构成的空间。
所述右端盖环与正中圆筒为连体结构。
所述左端盖环与内环为连体结构。
所述右端盖环与正中圆筒为连体结构,所述左端盖环与内环为连体结构。
所述左端盖环和右端盖环与所述正中圆筒连为一体且分别位于正中圆筒的左端侧和右端侧。
所述内环的形状为两端面是敞口的圆筒,其外周壁的两端部设有向外延伸且呈环形的凸台;所述外环也为两端面为敞口的圆筒,其外周壁的两端部为环形的倒角外缘;所述凸台的外径与所述外环的内径相同,内环与外环的轴向长 度相同;所述内腔为两个凸台内侧、内环外周壁和外环的内周壁之间构成的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智能戒指分解成内环和外环两部分,然后将智能芯片和感应线圈安装在由内环和外环之间形成的内腔中,之后再用环保胶或水晶胶将内环与外环粘接在一起,经简单打磨即可获得结构紧凑、外形美观的智能戒指。本实用新型的内环和外环的形状多样,外环的外周壁可以为多种造型,例如为圆弧面、平面倒角面、多种混合批花造型,还可以镶嵌钻石、人工合成宝石或打字内外雕花等。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大批量生产所述的内环和外环,采用简单的装配流程就可很容易完成该智能戒指的制作。本实用新型制作流程简单、对装配人员的技术娴熟程度要求不高,因此,其人工成本较低且装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戒指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戒指的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B-B向剖视图。
图6为图4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戒指的实施例3的立体图。
图8为图7中C-C向剖视图。
图9为图7的爆炸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戒指的实施例4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中D-D向剖视图。
图12为图10的爆炸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戒指的实施例5的立体图。
图14为图13中E-E向剖视图。
图15为图13的爆炸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戒指的实施例6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晓兵,未经董晓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59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托台可自由转动的首饰品
- 下一篇:一种首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