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告警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5575.2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7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翠华;刘孝艳;沙向阳;李海玲;张淼;杨赫;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T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告警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告警电路。
背景技术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可以是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状态,以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在最大值。装有ABS系统的车辆在打滑的路面上制动过程中行驶时,可保持车辆的可操作性,紧急制动时仍能转动方向盘,绕开障碍物,从而避免发生事故。同时,ABS系统会减少轮胎的磨损,降低车辆维护费用。
ABS系统可通过指示灯判断是否正常,以某品牌ABS为例,将点火锁转到ON位置时仪表上的ABS指示灯必须亮,此时系统进行自检,若无故障4秒钟后指示灯自动熄灭。参见图1所示的例子,一般的ABS控制盒的电源是从电控盒中经过保险(即保险丝)直接接入的,非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的仪表能够观察到指示灯自检的过程。但是当全车使用CAN总线时,使用CAN仪表,因打开钥匙后,仪表需要唤醒时间,如果仪表唤醒时间大于4秒钟,即大于ABS自检的时间,会出现看不到指示灯自检的过程。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适用范围小、可靠性低和用户体验差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告警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仪表唤醒时间大于ABS自检时间时可能无法看到指示灯自检过程导致可靠性低的问题,达到提升可靠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告警电路,包括: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控制盒、第一保险丝、第二保险丝、第三保险丝、仪表模块、指示灯、电源和开关;所述电源,包括:常电电源和受钥匙控制电源;所述ABS控制盒,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其中,所述常电电源,经所述第一保险丝,连接至所述ABS控制盒的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受钥匙控制电源,经过所述开关后分为两路;所述两路中的一路依次经过所述第二保险丝和所述仪表模块后,连接至所述ABS控制盒的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两路中的另一路经过所述第三保险丝和指示灯后,连接至所述ABS控制盒的所述第三连接端。
可选地,所述仪表模块,包括:仪表本体和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适配设置的接触线圈和接触开关;其中,所述仪表本体,经所述接触线圈后接地;所述接触开关,适配连接在所述第二保险丝和所述ABS控制盒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
可选地,在所述开关与所述指示灯之间,还适配连接有保险保护模块。
可选地,所述ABS控制盒中,所述第一连接端为8/14点的电源接入端;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端为7/14点的电源接入端;和/或,所述第三连接端为15/14点的电源接入端。
可选地,所述电源,包括: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的至少之一。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控制继电器吸合,提供给ABS控制盒提供打开钥匙之后的电源,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仪表唤醒时间大于ABS自检时间时可能无法看到指示灯自检过程导致可靠性低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适用范围小、可靠性低和用户体验差的缺陷,实现适用范围大、可靠性高和用户体验好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告警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图1中,各符号含义为:CANL:CAN低,CAN-SHLD:CAN屏蔽层,CANH:CAN高,ECU-:负极,ECU+:电源正,BK:数据输出,ASR-L:ASR指示灯,Ua:电瓶电源,A/L:数据输入,DBR:控制暖速器继电器,OV:地线,LAMP:警告灯;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告警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图2中,各符号含义为:注:CANL:CAN低,CAN-SHLD:CAN屏蔽层,CANH:CAN高,ECU-:负极,ECU+:电源正,BK:数据输出,ASR-L:ASR指示灯,Ua:电瓶电源,A/L:数据输入,DBR:控制暖速器继电器,OV:地线,LAMP:警告灯。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5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交车无线提示装置
- 下一篇:车窗异物伸出报警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