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试用腕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5178.5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6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瞿芳;花雪梅;顾钱晨;徐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26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盖板 环状基座 判定 腕带 本实用新型 注射孔 种皮 工作效率 皮试结果 容纳空间 上端 同心的 绑带 圆圈 护理 直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试用腕带,包括皮试部(1)和设置在所述皮试部(1)两端的两根绑带(2),所述皮试部(1)包括环状基座(1‑1)和设置在所述环状基座上端(1‑1)的透明盖板(1‑2),所述透明盖板(1‑2)与所述环状基座(1‑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透明盖板(1‑2)的中部设有皮试注射孔(1‑3),所述透明盖板(1‑2)上设有与所述皮试注射孔(1‑3)同心的两个圆圈作为判定标识(3),其中一个判定标识(3)的直径为1cm,另一个判定标识(3)的直径为2c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试用腕带,可直观判定皮试结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试用腕带。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为了防止出现过敏反应,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输液前配药时,大多需要先给病人进行皮试实验,来确保用药后安全性,现有技术在给病人进行皮试后,皮试部位大多暴露在外,10-20分钟后通过观察皮丘直径来判断皮试结果,一般皮丘局部无红肿、直径小于1cm为阴性;皮丘局部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在1-2cm之间为阳性,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护理人员肉眼观察判断,或者通过注射区画个圈,然后用尺子直径来测量皮丘直径大小,很难直观判定皮试结果,患者也无法掌握和判断自身的皮试情况,影响工作效率和判断能力。本实用新型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皮试用腕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皮试用腕带,包括皮试部和设置在所述皮试部两端的两根绑带,所述皮试部包括环状基座和设置在所述环状基座上端的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与所述环状基座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透明盖板的中部设有皮试注射孔,所述透明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皮试注射孔同心的两个圆圈作为判定标识,其中一个判定标识的直径为1cm,另一个判定标识的直径为2c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基座上设有计时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皮试部还设有防护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盖的中部设有放大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两根绑带之间通过按扣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一根绑带上设有若干个母扣,另一根绑带上设有若干个公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直观的判断皮试结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患者自身也可以自我判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试用腕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皮试部;1-1、环形基座;1-2、透明盖板;1-3、皮试注射孔;
2、绑带;
3、判定标识;
4、防护盖;
5、计时器;
6、放大镜;
7、母扣;
8、公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51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超用穿刺定位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唾液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