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圆形卷边的薄板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4627.4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8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年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正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1/00 | 分类号: | F16S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2207 | 代理人: | 纪百灵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双港工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薄板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板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圆形卷边的薄板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 薄板指板厚和其长宽相比小得多的钢板,它的横向抗弯能力差,不宜用于受横向弯曲载荷作用的场合,薄板就其材料而言是金属,但因其特殊的几何形状厚度很小,所以薄板构件的加工工艺有其特殊性,现有技术存在薄板构件易断裂且承重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圆形卷边的薄板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存在薄板构件易断裂且承重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小圆形卷边的薄板构件,包括薄板构件的棱边形成卷边,所述卷边一端呈弯钩状且其呈圆弧形过渡于卷边的另一端,所述卷边的另一端沿切向向外线性过渡连接于薄板构件的斜形边的一端,所述薄板构件的斜形边的另一端弧形向内过渡连接于水平边。
进一步,所述卷边半径大于板厚的1.5倍。
进一步,所述卷边一端呈非封闭圆弧形过渡于卷边的另一端。
有益技术效果:
1、本专利采用所述卷边一端呈弯钩状且其呈圆弧形过渡于卷边的另一端,所述卷边的另一端沿切向向外线性过渡连接于薄板构件的斜形边的一端,所述薄板构件的斜形边的另一端弧形向内过渡连接于水平边,由于采用呈圆弧形的卷边通过沿切向线性过渡于薄板构件的斜形边,相对于如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弧形过渡,具有刚性强、避免了锋利的棱边且美观大方的特点。
2、本专利采用所述卷边半径大于板厚的1.5倍,由于卷边半径大于1.5倍的板厚,易于加工,且提高了薄板构件的承重强度。
3、本专利采用所述卷边一端呈非封闭圆弧形过渡于卷边的另一端,降低了加工难度,具有易于成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圆形卷边的薄板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现有技术小圆形卷边的薄板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棱边,2-卷边,3-沿切向向外线性过渡,4-斜形边,5-水平边,6-弧形过渡。
实施例: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小圆形卷边2的薄板构件,包括薄板构件的棱边1形成卷边2,所述卷边2一端呈弯钩状且其呈圆弧形过渡于卷边2的另一端,所述卷边2的另一端沿切向向外线性过渡3连接于薄板构件的斜形边4的一端,所述薄板构件的斜形边4的另一端弧形向内过渡连接于水平边5。
所述卷边2半径大于板厚的1.5倍。
所述卷边2一端呈非封闭圆弧形过渡于卷边2的另一端。
工作原理:
本专利通过所述卷边一端呈弯钩状且其呈圆弧形过渡于卷边的另一端,所述卷边的另一端沿切向向外线性过渡连接于薄板构件的斜形边的一端,所述薄板构件的斜形边的另一端弧形向内过渡连接于水平边,由于采用呈圆弧形的卷边通过沿切向线性过渡于薄板构件的斜形边,相对于如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弧形过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薄板构件易断裂且承重差的问题,具有刚性强、避免了锋利的棱边且美观大方的特点、承重强、易于成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正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正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4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机械防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间压槽的薄板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