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漆包线表面润滑液自动供油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3967.5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6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傅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傅忠 |
主分类号: | F16N7/36 | 分类号: | F16N7/36;F16N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包线 表面 润滑 自动 供油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漆包线表面润滑液自动供油控制装置,属于供油控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漆包线的生产企业中,一台漆包机都会有多个收线头,可以同时生产多卷成品。一般情况下,在由收线头卷入收线筒前,在漆包线的表面都需要先行涂覆表面润滑液。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828915.7的一种自动供油控制装置,属于控油系统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控油方便、工作效率高的自动供油控制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供油管路的输入端与油箱相连通,回油管路的输出端与油站相连通,所述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通过自动控制管路相连通,所述自动控制管路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进油端安装有增压泵。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油盒内表面润滑液使用极快,致使操作人员需要频繁的巡视和关注每一个油盒中的表面润滑液的余量,以决定是否需要添加,这样导致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过大,精神易于疲劳;而一旦因操作人员精力分散和疲劳等状况而没有及时的补充表面润滑液,导致漆包线的质量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漆包线表面润滑液自动供油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油盒内表面润滑液使用极快,致使操作人员需要频繁的巡视和关注每一个油盒中的表面润滑液的余量,以决定是否需要添加,这样导致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过大,精神易于疲劳;而一旦因操作人员精力分散和疲劳等状况而没有及时的补充表面润滑液,导致漆包线的质量下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漆包线表面润滑液自动供油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油箱、连接板、油盒、供油管路、压力表、挡板、自动装置、控制开关、控制器、油桶、分支油路、油泵,所述油盒为不锈钢油盒,所述油盒与连接板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油盒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着油箱,所述油盒右侧上设有供油管路,所述油盒通过连接板连接压力表,所述油盒底部通过连接板油泵,所述油盒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油盒通过供油管路连接分支油路,且油盒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油盒通过油箱连接油桶,所述油箱内部设有油泵,所述连接板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油盒连接供油管路,所述供油管路通过油盒连接连接板,所述供油管路设在压力表一侧,所述压力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压力表底部上设有支撑杆,所述压力表通过支撑杆连接着连接板,所述挡板左端连接着油盒,所述挡板前端上设有自动装置,所述自动装置设在控制开关上,所述控制开关连接着连接板,所述控制开关左侧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控制器设有连接板上,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板与油桶相连接,所述油桶设在油箱内部,所述油桶通过油箱连接分支油路,所述分支油路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着连接板与油箱,所述油泵通过连接板连接油盒。所述自动装置由操作板、壳体、传感器、显示屏、指示灯、调节器组成,所述操作板设在壳体上,所述操作板上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指示灯相连接,所述传感器通过操作板连接显示屏,且显示屏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显示屏与操作板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通过操作板连接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固定连接着操作板,通过调节器连接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与连接板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供油管路通过连接板连接分支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表背部上设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通过连接板与控制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支油路左侧设有油泵。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具有感应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有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自动装置,首先开启控制开关,通过油箱连接到油泵传送到油盒里,再通过供油管路来连接油盒将润滑油通过分支油路分出去,用传感器和指示灯来感应润滑油使用程度,用调节器和控制器来自动加油,这样就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度,防止精神疲劳;不需要操作人员实时勘察,有效提高漆包线的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漆包线表面润滑液自动供油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傅忠,未经陈傅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3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头枕杆涂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锯链装配铆接用加润滑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