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上风电基础绝对沉降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3913.9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2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吕鹏远;周兵;周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C15/00;G01D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基础 绝对 沉降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电基础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绝对沉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风电开发步伐的加快,离岸距离、水深、风机桩基础直径越来越大,基础发生较大沉降变形的概率增大,对于开展高精度基础沉降监测的技术需求更强烈。现有的基础变形监测技术有:1)采用倾角传感器进行倾斜度监测;2)采用水准观测技术进行风机基础的沉降监测;3)采用动态或静态GPS技术进行位移监测。
倾角传感器安装方便,能够简便地获得传感器所在位置的倾斜度,目前已应用于海上风电基础监测。它的主要缺陷是:1)、无法获得基础的绝对沉降量,只能获得相对的倾角变化情况;2)、倾角传感器属于电子器件,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下存在老化、漂移问题,其有效寿命远小于风机基础的设计寿命,存在一定的维护、更换工作量;3)、目前的风机变形监测,往往沿塔高布置一定数量的倾角传感器,在推算风机塔顶位移时存在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因此,倾角传感器监测方法只能部分地监测风机基础相对变形性状,未能实现风机基础绝对变形监测。陆上风电场常采用水准观测方法进行基础变形监测,如果设置较好的变形监测基准点,则能够实现基础的绝对沉降监测。但是,对于海上风电场,难以在海上设置稳定的变形监测基准点,而且海上风电场风机之间距离大,风浪因素对观测误差影响很大,该方法无法在海上实施变形监测。
静态或动态GPS技术是一种高效、先进的变形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型边坡、水利枢纽、大型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测,在对陆上重要工程的监测中具有一定优势。该方法要求观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km,所形成的观测网尽量是等边三角形,随着基准点与观测点之间距离的增大,观测误差会呈几何级数增大。海上风电场一般离岸距离较远,采用GPS技术无法满足海上风电基础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绝对沉降监测装置,能够解决当前海上风机基础安全评价的技术难点,具有重要工程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海上风电基础绝对沉降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安装在风机桩的外壁上、靠近桩基底部的多个土压力计;
安装在风机桩底部的孔隙水压计;
安装在风机桩的内部的固定式测斜仪,固定式测斜仪封装在测斜管内部;
安装在风机桩的顶部外壁的多个钢板应力计;
安装在风机桩顶部的内壁的多个二向加速度计;
所述土压力计、孔隙水压计、固定式测斜仪、钢板应力计、二向加速度计连接测量仪器;
所述风机桩上设有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连接测量仪器;
所述风机桩上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风机塔筒上设置有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均连接测量仪器;
该装置还包括一个电子水准仪,所述电子水准仪用于测量对称布置在风机桩上的1#沉降点、2#沉降点、3#沉降点、4#沉降点的读数。
所述测量仪器包括信号采集处理模块、主控模块、GSM短信模块、GPS定位模块、无线发射模块、LCD显示屏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信号采集处理模块、GSM短信模块、GPS定位模块、无线发射模块、LCD显示屏模块连接。
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模块包括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采用MAX4196芯片,实现传感器检测信号的放大;所述信号滤波电路采用二阶低通ButterWorth滤波电路,滤除传感器信号中的其他干扰杂波;所述A/D转换电路采用ADC0808芯片,实现传感器检测信号的数字转换。
所述GSM短信模块采用西门子公司的TC53i模块,实现与主控模块通讯连接,用于将数据通过GSM发送短信给监测人员。
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为wifi无线通讯模块或者Zigbee无线通讯模块,监护中心设置有无线接收模块,用于将监控数据上传到监测中心。
所述主控模块采用ARM单片机模块。
所述风机桩的内壁上,通过电缆护筒埋设有通讯线缆。
本实用新型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绝对沉降监测装置,技术效果如下:
1:获得风机桩的抗压承载力值、获得试验荷载下桩身轴力分布及桩周各岩土层侧摩阻力、桩端阻力;桩端位移、桩身弹性压缩等;获得钢管桩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值、得到试验荷载下各岩土层抗拔侧摩阻力和抗拔折减系数等;获得钢管桩单桩水平承载力值、实测试验荷载下各岩土层水平抗力特性、桩身弯矩、桩身挠曲等;分析风机桩桩端闭塞效应等,为桩基的优化设计及大面积施工提供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3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准尺补光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水准测量设备
- 下一篇:一种垂直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