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农业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3769.9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1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白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娟娟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王学鹏 |
地址: | 461700 河南省许***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农业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大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农业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大棚技术日渐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如各种花卉、反季蔬果的种植等,其原因在于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可通过人工调节,使其更好地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利用塑料大棚可以提高太阳能利用率,从而提高生物产量,防止低温灾害;但塑料大棚增温有时仍不能满足棚内生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大棚在使用时常常根据天气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季,昼夜温差大,往往是白天收回草苫,给大棚内的农作物充足的光照以及提高大棚内的温度,而到了晚上温度降低,需要将草苫放下,掩盖大棚,以便于给大棚保温,防止温度降低影响棚内农作物的生长。而草苫的使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雨雪天气内人工使用草苫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而大棚内换气时需要将大棚上所覆盖的薄膜掀起,操作过程繁琐,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目前大棚在使用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人工参与率低、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的自动化农业大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农业大棚,包括大棚本体、草苫装置、控制系统、传感器元件和自动化窗户,所述大棚本体由若干铁管制成的骨架、薄膜和外墙组成;所述草苫装置设在大棚本体顶部,包括草苫和控制草苫展开和卷收的电机;所述传感器元件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草苫装置上,第二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在大棚本体内的铁管上;所述自动化窗户安装于外墙墙体上,包括窗框、窗扇以及驱动窗扇打开或关闭的直线电机,所述窗扇包括两端的支架和支架中间的折叠扇面,其中一端的支架固定在窗框上,另一端支架的两端滑动设置在窗框内侧的滑槽中,并与直线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安装于外墙内侧,控制系统分别与草苫装置中驱动草苫运动的电机、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直线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农业大棚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草苫装置中驱动草苫运动的电机为步进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农业大棚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化窗户的窗户框架内安装有防止驱动窗户栅运动的直线电机空转的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农业大棚的有益效果是:控制系统的运用使草苫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进行草苫的收起与放下,从而使人们在雨雪天气工作时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自动化窗户的使用大大减少了人工参与度,减少了劳动强度。从而使人们能够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农业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农业大棚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大棚主体,2、草苫装置,3、控制系统,4、第一温度传感器,5、第二温度传感器,6、二氧化碳传感器,7,自动化窗户,8、外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娟娟,未经白娟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3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积雪少的保温大棚
- 下一篇:一种多肉植物养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