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绝式自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2278.2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8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项光辉;赵睿;孙金磊;马善清;王清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煤炭工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B7/02 | 分类号: | A62B7/02;A62B9/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彭鼎辉 |
地址: | 33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绝 自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装备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隔绝式自救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煤矿的矿井下施工作业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瓦斯爆炸或者矿井塌方等状况,一旦发生这类事件,极有可能就会变成重大事故,危机到矿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国家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中,就明确了必须给矿井下的工作人员配备合理数量的供氧自救器。
隔绝自救器是一种小型、轻便、结构简单的隔离式闭路呼吸循环系统的供氧自救装置。目前,国内常用的隔绝式自救器有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及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两种,其额定防护时间多为30分钟、45分钟两种。但是一般的煤矿井下30或45分钟时间内并不能保证矿工安全撤离事故地点,所以为了解决防护时间短的问题又通过增大压缩氧气瓶容量的方式研发出额定防护时间为60分钟和120分钟的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两种。但是,这种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由于容量过大的压缩氧气瓶带来了自救器体积过大、重量过重的问题,即便是额定时间为45分钟的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的体积和重量也极大的为矿工日常的工作带来不便,致使部分矿工在日常工作中不愿佩戴自救器,导致发生灾害后无法第一时间有效使用自救器,错过最佳的生命自救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绝式自救器,该隔绝式自救器能够快速安全地更换氧气源,能够延长有效的防护时间,实现可接力或者无限时间式呼吸防护的目的;可以减小配套的氧气瓶的体积和重量,使隔绝式自救器较轻便,方便工作人员佩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隔绝式自救器,包括口具呼吸单元和氧气循环供给单元;所述的口具呼吸单元包括口具囊;所述的氧气循环供给单元包括气囊;所述的口具囊的一端设有子接头,所述的气囊的一端设有母接头,所述的子接头和母接头可拆式连接;所述的子接头与所述的母接头连接时,所述的口具囊的口具呼气囊与所述的气囊的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的口具囊的口具吸气囊与所述的气囊的出气通道连通。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隔绝式自救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隔绝式自救器的口具囊和气囊之间通过子接头和母接头可拆式连接,通过接头可以在不摘除口具呼吸单元的前提下方便地更换氧气源及其净化部分,能够极大的减小自救器的佩戴体积及佩戴重量,为矿工日常的工作时间带来方便,也能方便地更换氧气源。
作为改进,所述的子接头包括第一通气板和第二通气板,所述的第一通气板和第二通气板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的第一通气板上设有与所述的口具囊的口具呼气囊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的口具囊的口具吸气囊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通气板上设有用于与母接头进气孔相连通的第三通孔和用于与母接头出气孔相连通的第四通孔;所述的空腔内活动配合有堵板组件,所述的堵板组件堵住所述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的子接头与所述的母接头连接时,所述的堵板组件打开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该堵板组件将子接头和母接头组成的腔体隔成接头出气通道和接头进气通道,所述的接头出气通道与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和母接头进气孔相连通;所述的接头进气通道与所述的第二通孔、第四通孔和母接头出气孔相连通。采用此种结构后,当子接头与母接头脱开时,所述的堵板组件堵住所述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通过子接头的作用,口具呼吸单元还能实现自锁和自循环的功能,自锁的作用是避免有害气体进入口具呼吸单元中,自循环的作用是防止换接过程中人处于憋气的状态,增加佩戴舒适度,同时使矿工能够从容换接。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通孔设于所述的第一通气板的中部,所述的第二通孔设于所述的第一通气板上且位于所述的第一通孔的外围;所述的第三通孔设于所述的第二通气板的中部,所述的第四通孔设于所述的第二通气板上且位于所述的第三通孔的外围。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设计较为合理。
作为改进,所述的堵板组件包括用于堵住第三通孔的第一堵板和用于堵住第四通孔的第二堵板;所述的子接头与所述的母接头连接时,所述的第一堵板打开所述的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二堵板打开所述的第四通孔,所述的第二堵板的一端抵在第一通气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所述的第二堵板的另一端抵在母接头的进气孔和出气孔之间,所述的第二堵板将所述的子接头和母接头组成的腔体隔成所述的接头出气通道和接头进气通道。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煤炭工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煤炭工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22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