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性针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1374.5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4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创达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郑玉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性 针头 针头套座 聚对二甲苯层 针头结构 连接口 头套 真空镀膜方式 本实用新型 容置空间 扎针 发炎 病患 穿套 镀膜 抗菌 软针 硬针 制程 体内 医护 停留 痛苦 | ||
一种软性针头结构,其包括一针头套座,该针头套座内具有一容置空间,该针头套座一端设有一较窄的软针连接口,该针头套座另一端设有一较宽的硬针连接口;一软性针头,该软性针头与该针头套座相穿套结合;一聚对二甲苯层,该聚对二甲苯层以真空无应力镀膜制程而形成于该软性针头的表面;通过在软性针头的表面以真空镀膜方式形成该聚对二甲苯层,如此可大幅提升该软性针头的抗菌及抗发炎效果,从而显著增加该软性针头可停留在人体内的时间,除了可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更可使病患免于承受经常扎针的痛苦,进而可大幅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软性针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在对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或点滴时,经常会用到一种软质针头(俗称软针),该软质针头内通常会再穿套一个硬质针头(如金属针头,俗称硬针),使用时,先利用硬质针头提供足够的强度以便顺利将针头插入皮肤内,接下来,医护人员即可将该硬质针头抽出,仅让该软质针头停留在人体内。
然而,现有的软质针头随着停留在人体内的时间增加,细菌的增生与感染及发炎的风险也会大幅提高,因此必须频繁地更换新的针头,通常三天即需更换一次,如此一来,除了会增加医护人员的负担,对于需要长期住院的病患来说,更要经常承受重新扎针的痛苦,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缺陷加以改进,即为本申请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的软质针头的上述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发展一种可提升抗菌及抗发炎效果的软性针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发展一种可延长停留在人体内的时间的软性针头结构。
为达成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性针头结构,其包括:一针头套座,该针头套座内具有一容置空间,该针头套座一端设有一较窄的软针连接口,该针头套座另一端设有一较宽的硬针连接口;一软性针头,该软性针头与该针头套座相穿套结合;一聚对二甲苯层,该聚对二甲苯层以真空无应力镀膜制程而形成于该软性针头的表面。
其中,该软性针头具有一细长的针部以及一连接于该针部一端的结合部,该结合部穿套结合于该针头套座内部,且该针部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突出于该针头套座的软针连接口之外。
进一步的,该结合部为碗状、杯状或漏斗状。
其中,该聚对二甲苯层为聚对二甲苯环氯、聚对二甲苯环对氯或聚对二甲苯环。
其中,该聚对二甲苯层为聚对二甲苯环对氟碳。
通过在软性针头的表面以真空镀膜方式形成该聚对二甲苯层,如此可大幅提升该软性针头的抗菌及抗发炎效果,从而显著增加该软性针头可停留在人体内的时间,除了可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更可使病患免于承受经常扎针的痛苦,进而可大幅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与硬质针头结合的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对人体皮肤进行注射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针头套座 11 容置空间
12 软针连接口 13 硬针连接口
2 软性针头 21 针部
22 结合部 3 聚对二甲苯层
4 硬针套座 41 硬质针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创达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创达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13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固型输液用头皮针
- 下一篇:一种留置针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