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覆抽油杆起下作业防刮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1147.2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0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姜东;岳振玉;王峰;周宏斌;金鑫;郝丽伟;高综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覆抽油杆起下 作业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杆保护装置,具体地说是包覆抽油杆起下作业防刮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井筒介质环境下,抽油杆容易被腐蚀,再因为杆在生产过程中受拉伸压缩等复杂交变应力的作用,抽油杆断裂现象频繁,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现市场中出现了一种专利号为ZL201520959166.6新型聚乙烯半包覆抽油杆,可以提高抽油杆的防腐效果,防止抽油杆断裂,为油田的发展进步发挥了作用。目前在胜利油田有大约上千井次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却发现:在起下作业过程中,由于大钩的晃动导致抽油杆极易与井口防喷器等钢体部件放生碰撞、刮擦,从而导致抽油杆体包覆层被磨损。为此在作业过程中采取人工扶正的办法来减小包覆杆与井口其他部件的刮擦、碰撞。而这种做法又会导致作业周期大大延长。现有专利技术中,专利号为201520187189X具有清除功能的抽油杆保护装置以及专利号为CN86208161抽油杆保护装置均用于油井正常生产时刮油、扶正,防止抽油杆的断脱,包覆杆作业时的保护并未涉及。针对这种情况,急需发明一种新型的包覆抽油杆起下作业防刮保护装置,代替人工扶正抽油杆,减轻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对包覆抽油杆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包覆抽油杆起下作业防刮保护装置,起下抽油杆时,包覆杆经过防刮保护装置中防刮保护套的扶正保护,再下入井内或者起出。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覆抽油杆起下作业防刮保护装置,包括主体、防刮保护套,所述主体开设用来使包覆杆穿过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中设置防刮保护套,所述防刮保护套内径与包覆杆外径相一致。
所述主体的中心孔上端口处开设阶梯台,所述防刮保护套外壁也开设相适应的阶梯台,连接在中心孔上端口处开设的阶梯台上。
所述防刮保护套材料为硬度低于包覆抽油杆包覆层的耐磨性材料,所述防刮保护套上端口内侧开设倒角。
所述防刮保护套内径与主体中心孔内径相一致。
所述主体下端设置连接部件。
所述连接部件为法兰或卡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可代替人工扶正抽油杆,大大减轻了作业工人劳动强度,缩短作业周期。避免包覆抽油杆与井口防喷器等钢体部件发生碰撞刮擦,保护抽油杆包覆层不受破坏,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覆抽油杆起下作业防刮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状态图。
图中:1为主体,2为防刮保护套,3为连接处,4为大倒角,5为法兰;6为卡箍,7为抽油杆吊卡,8为包覆杆,9为防刮保护装置,10为防喷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根据图1-2,包覆抽油杆起下作业防刮保护装置,包括主体1、防刮保护套2,所述主体开设用来使包覆杆穿过的中心孔,所述主体的中心孔上端口处开设阶梯台,所述防刮保护套外壁也开设相适应的阶梯台,连接在中心孔上端口处开设的阶梯台上。所述防刮保护套内径与包覆杆外径相一致。所述防刮保护套内径与主体中心孔内径相一致。
所述防刮保护套材料为硬度低于包覆抽油杆包覆层的耐磨性材料,所述防刮保护套上端口内侧开设倒角4。
所述主体下端设置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为法兰5或卡箍6。
主体材质为钢体,内部为通孔凹槽结构。防刮保护套为塑料或者橡胶材料,结构为台阶凸缘状,且内部带有通孔,上端设计有大倒角,便于抽油杆起下通过。主体与防刮保护套的连接处3可通过螺纹连接也可通过硫化固结在一起。防刮保护装置设计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为卡箍式,图2所示,一种为法兰式,图1所示。
在进行抽油杆起下作业时,防刮保护装置9安装在井口防喷器10上面,防刮保护装置上面放置抽油杆吊卡7。起下抽油杆时,包覆杆经过防刮保护装置中防刮保护套的扶正保护,再下入井内或者起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1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照明管控系统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修井机专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