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茶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9322.4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7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瀚;郭续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1/02 | 分类号: | A47B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苗苗 |
地址: | 515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车 底架 本实用新型 顶架 立柱 移动 结构灵活性 移动稳定性 泡茶 可拆卸的 用户需求 支撑顶架 置物空间 地连接 可拆卸 泡茶区 万向轮 消毒区 底面 美观 消毒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茶车,包括顶架和底架,以及可拆卸的连接在二者之间用于支撑顶架的立柱;顶架上设有泡茶区和用于放置煮茶和煮茶消毒区;底架与顶架之间还设有置于底架上且可拆卸地连接在立柱上的中架;底架底面设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移动茶车除了集消毒、煮茶和泡茶等功能于一体的优点外,该茶车兼具结构灵活性,其置物空间富足,能够在很高程度上保证茶车的移动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兼具美观和实用性,能够满足多种用户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车结构领域,特别是一种方便使用的多功能移动茶车。
背景技术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远,功夫茶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品茶风尚,尤其在广东潮汕、福建漳州以及江苏等地盛行,各种方便泡茶的茶具茶车也不断改良,在结构上不断满足人们对功能性、效果性的追求,一些茶车集成茶桌、煮茶炉等工具后加装轮子以使一车装载多种工具便于移动,例如专利号为201320446009.6的实用新型专利,将泡茶板、清洗用煮水电磁炉等装载在车体上,并设置废水回收桶等,具有多种功能;但是这种移动茶车结构在功能上仍旧缺乏灵活性,适用范围稍显狭窄。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移动茶车,其结构可以自由拆卸和组合,使用灵活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移动茶车,包括顶架和底架,以及可拆卸的连接在二者之间用于支撑顶架的立柱;顶架上设有泡茶区以及用于放置煮茶和消毒用具的煮茶消毒区;;底架与顶架之间还设有置于底架上且固定连接在立柱上的中架;底架底面设有万向轮;其中,
泡茶区包括设置在顶架内的第一水槽,第一水槽上覆盖有第一栅板且第一水槽底部设有出水头;所述煮茶消毒区为包括设置在顶架上的茶道炉,茶道炉包括集成煮茶炉和消毒炉以及出水装置的电磁炉具或电热炉具。
进一步的,上述移动茶车中,顶架为矩形框架结构;顶架四边角设有立柱连接座,立柱连接座中央设有插接立柱的连接孔用于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立柱;其中第一水槽覆盖的第一栅板不高于顶架上边缘,第一水槽的出水头不低于立柱连接座底边缘,顶架上设有一个矩形缺口,缺口内延伸出托块,茶道炉通过托块固定在矩形缺口内;煮茶消毒区外侧的顶架边缘设有拉杆。
进一步的,上述移动茶车中,立柱连接座为形状与立柱形状适配的块体,立柱连接座一侧设有贯穿立柱连接座侧壁至连接孔的通孔,立柱顶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立柱连接孔中后,通过螺丝等穿过通孔将立柱拴紧在立柱连接座内。
进一步的,上述移动茶车中,矩形框架四个底面边缘设有向下的矩形板,立柱连接座底边缘低于矩形板底边缘。
进一步的,上述移动茶车中,所述底架为矩形框架,底架的四个边角位置设有立柱底座,立柱底座是其顶面具有与立柱底部形状适配的凹槽的块体,凹槽内设有通孔,立柱底面设有螺孔,立柱底部至少一部分卡在凹槽内并通过螺栓穿过通孔和螺孔将立柱锁紧在立柱底座上。
进一步的,上述移动茶车中,底架内还设置第二水槽,所述万向轮安装在第二水槽的底面。
进一步的,上述移动茶车中,所述第二水槽底面设有连通第二水槽的出水头,且第二水槽槽口覆盖有第二栅板;底架还包括与所述凹槽适配的方形装饰块。
进一步的,上述移动茶车中,所述中架贴靠于顶架其中一较窄侧边的两个立柱,且置于第一水槽下方;中架包括托盘,托盘底面设有用于支撑托盘的支柱,托盘贴靠立柱的边沿能够通过榫卯方式嵌在该两个立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9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