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井送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8445.6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8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悦增;王金波;周东良;刘玉桥;马雄;李绍绍;张海洋;李文超;郝经阳;郭明胜;何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夏甸金矿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5418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送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矿井的主送风管到工作面末端之间一般有上百米的距离,一般采用风袋作为分支风管,直径在200~400毫米左右,通过分支送风管道输送新鲜空气,采用风袋送风比较适合矿井隧道的不规则状况,也比较方便收放。但由于风的冷凝效果,时间一久风袋就会产生多处积水,出现向下下垂情况,进而风阻增大,下垂处聚集水分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割开风袋放水,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凹陷,放水方便的矿进送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矿井送风系统,包括分支进风口、风袋、变径和PVC管,所述风袋包括第一风袋和第二风袋,所述分支进风口出口处依次连接第一风袋、第一变径、PVC管、第二变径和第二风袋;所述PVC管由多级PVC管节连接而成;
所述第一变径和第二变径呈大小头状,且小头端与所述PVC管连接;
所述PVC管上设有排水阀。
进一步,所述风袋的长度在10~20米之间,所述PVC管为直通管,长度在60~80米之间。
进一步,所述PVC管中间还安装有弯管。
进一步,所述风袋直径为200~400毫米。
进一步,所述PVC管直径为150~20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及时排水,避免送风管道出现较大凹陷,风阻较小,排水方便。前面风袋方便与分支进风口连接,后端采用风袋便于风力扩散,并方便移动到工作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PVC管为直通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PVC管内安装有弯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分支进风口,2、第一风袋,3、第一变径,4、PVC管,5、第二变径,6、第二风袋,7、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矿井送风系统,包括分支进风口1、风袋、变径和PVC管,所述风袋包括第一风袋2和第二风袋6,所述分支进风口1出口处依次连接第一风袋2、第一变径3、PVC管4、第二变径5和第二风袋6,所述风袋的长度在10~20米之间;所述第一变径3和第二变径5呈大小头状,且小头端与所述PVC管4连接;所述PVC管4的两端的下方设有排水阀7;所述PVC管由多级标准PVC管节连接而成。
当所述PVC管4为直通管时,长度在60~80米之间,所述PVC管4中间也可以安装有弯管如图2所示。所述风袋直径为200~400毫米。所述PVC管直径为150~20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冷空气从分支进风口1进入,依次通过第一风袋2、第一变径3、PVC管4、第二变径5和第二风袋6后到达工作面,与此同时,矿道内的废气和热空气排出,每隔一段时间打开排水阀7进行排水,防止风袋下垂。
由于PVC管远比风袋的风阻小,因此当风袋为直径300~400毫米时,PVC管仅需要直径150~200毫米即足够输送原定风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夏甸金矿,未经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夏甸金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8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