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用绞龙卸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7913.8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1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汤兴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兴力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用 绞龙卸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运输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用绞龙卸粮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小麦收割机和水稻收割机在进行收割后,需要将收割的麦粒和大米粒在收割机上的收粮仓内部进行收集,而后将收集的粮食进行集中排放。在粮食的排放过程中不能向上输送,且由于无法控制粮食的输送速度,难以实现粮食的灌装。
专利申请号为:201520787332.9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卸粮装置,包括设有液压联动杆,合页式活动板,绞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卸粮装置的前端上方设合页活动板,在该合页活动板上方两侧设两根弹簧;在所述卸粮装置的中部设绞龙,在该卸粮装置的尾部设出粮口;在所述合页活动板前端设液压联动杆,该液压联动杆与储粮仓相连。
上述专利在使用时不方便移动,且不能根据需要输出的粮食高度调整输出高度和粮食输出位置,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农用绞龙卸粮装置,该装置可在小麦和水稻的收割输出过程中调节粮食的输出位置,便于粮食的装车运输和装袋灌装,通过调节设备的输出高度,可实现不同高度的粮食输出,提高粮食的装卸效率,通过便于移动的设计可移动设备位置,减小设备移动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农用绞龙卸粮装置,包括支架、安装于所述支架顶部且倾斜设置的角度调节输粮管、位于所述角度调节输粮管内部的直线输送绞龙、固定安装于所述角度调节输粮管下端且与所述直线输送绞龙连接的旋转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角度调节输粮管上的进粮斗,所述支架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顶面设置有提升架,所述提升架顶部通过销轴与固定安装于所述角度调节输粮管下方的调节轮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另一侧安装有控制器;
所述角度调节输粮管顶端安装有波纹过渡管,所述波纹过渡管另一端固定配合有输粮软管,所述输粮软管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直线输送绞龙连接的软性输送绞龙;
所述输粮软管包括软性材料制成的管壁、位于所述管壁内侧的耐磨内管;
所述输粮软管另一端安装有输粮输出管,所述输粮输出管包括管体、固定安装于所述管体端口处的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中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软性输送绞龙配合的轴承。
采用上述一种农用绞龙卸粮装置,所述进粮斗承接外部收割机的粮食输出后,通过所述旋转电机带动的所述直线输送绞龙与所述软性输送绞龙对粮食颗粒进行卷绕输送,粮食输送过程中通过调整所述输粮输出管的位置,即可对所述输粮软管的输出端口位置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粮食的下落位置,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的所述提升架与所述角度调节输粮管的配合可调节所述角度调节输粮管的端口高度,以适应不同输粮高度的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底部安装有车轮,且所述车轮与所述支架底端的连接处设置有车轮护板。
作为优选,所述提升架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液压调节杆。
作为优选,所述波纹过渡管下端与所述角度调节输粮管通过管箍固定连接,所述波纹过渡管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与所述输粮软管通过管箍固定连接,所述波纹过渡管内壁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光滑内管。
作为优选,所述输粮软管的所述管壁为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软管,所述耐磨内管为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网状软管,所述网状软管粘接于所述管壁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软性输送绞龙包括芯轴与绞龙叶片,所述芯轴采用软性钢丝复合而成,所述绞龙叶片固定安装于所述芯轴外侧。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在小麦和水稻的收割输出过程中调节粮食的输出位置,便于粮食的装车运输和装袋灌装,通过调节设备的输出高度,可实现不同高度的粮食输出,提高粮食的装卸效率,通过便于移动的设计可移动设备位置,减小设备移动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输粮输出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输粮软管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兴力,未经汤兴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79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浓度纸浆的输送设备
- 下一篇:一种镍铜合金配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