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6825.6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4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洪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9/00 | 分类号: | A61M19/00;A61M25/09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管接头 外软管 麻醉导管 内导管 导管接头 底部出液 外膜 本实用新型 损伤组织 置入 血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导管,所述麻醉导管包括:导管接头、内导管、外膜、内管接头和外软管;所述导管接头设置在所述内导管的一端上,所述内管接头及所述外软管分别设置在所述内导管的另一端上,所述外软管设置在所述内管接头的外侧,所述外膜设置在所述内导管的外侧四周;所述内管接头底部设有内底部出液孔;所述外软管底部设有外底部出液孔;所述内管接头硬度大于所述外软管。所述麻醉导管易于置入,而不损伤组织血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醉导管。
背景技术
麻醉导管临床上适用于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时一次性使用。使用时,用硬膜外穿刺针穿刺至黄韧带,将针芯取下,插入空气过滤器于负压管尾端,连接预充生理盐水的负压管向前推进穿刺针直至穿透黄韧带时,负压管内的盐水被吸进;换内盛少量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如回抽无脑脊液流出,注水无阻力,表明已穿刺成功;将麻醉导管由穿刺针内插入硬脊膜外腔,拔出穿刺针接上导管接头和药液过滤器,即可注入药物实施麻醉。
但在临床使用时,因为多种因素,患者自身的椎间孔狭窄、椎间韧带硬化、医护人员操作不当等原因,容易导致麻醉导管断裂或打折,增加了患者的损伤程度,影响了手术后伤口更好、更快愈合,并且现有的麻醉导管的尖端采用材料硬度较高,降低了其避让性能,提高了手术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麻醉导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麻醉导管,所述麻醉导管包括:
导管接头、内导管、外膜、内管接头和外软管;
所述导管接头设置在所述内导管的一端上,所述内管接头及所述外软管分别设置在所述内导管的另一端上,所述外软管设置在所述内管接头的外侧,所述外膜设置在所述内导管的外侧四周;所述内管接头底部设有内底部出液孔;所述外软管底部设有外底部出液孔;所述内管接头硬度大于所述外软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底部出液孔小于所述外底部出液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管接头侧部设有不少于一个内侧出液孔;所述外软管侧部设有不少于一个外侧出液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侧出液孔小于所述外侧出液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导管外侧还设有环形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显影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导管与所述外软管通过热熔处理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麻醉导管通过使用外软管,以及所述外软管通过热熔处理与所述内导管连接为一体,在所述外软管的内部设有内管接头,从而对所述外软管进行加固处理。防止所述外软管在插入过程中被挤压变形甚至破碎,使得所述麻醉导管易于置入,所述外软管而不损伤组织血管。
所述内导管外设有外膜,避免治疗过程中所述麻醉导管破碎,而把碎片流落在患者体内,减低手术的风险。所述环形凹槽使所述麻醉导管在遇到阻力时折弯,所述麻醉导管可顺利的插入。确保治疗过程安全顺利;通过在所述凹槽内增加显影液,当导管进入人体,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管体的具体位置,可以通过X光照射,观察导管的具体位置,判断位置是否正确,操作更加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麻醉导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麻醉导管的剖面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麻醉导管的内导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6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呼吸机湿化器
- 下一篇:一种医用导管专用钳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