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夹持工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66360.4 | 申请日: | 2017-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4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田雪峰;高振文;陈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工(上海)液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夹持 工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弹性夹持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工装结构包括锥体(1)、锥套(2)和螺母(3)组成,锥体(1)和螺母(3)的中心都开设孔,锥体(1)沿轴向由螺母的第一面套装入螺母的孔中,锥套(2)沿轴向由螺母的第二面套装入锥体的孔中,所述锥套(2)为弹性结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通过该夹持工装提高了圆柱状零件特别是薄壁管类零件的车削加工圆度,杜绝了圆柱状零件特别是薄壁管类零件在车削时的椭圆状产生,提高了此类零件加工后的装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夹持工装结构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薄壁管车削用的弹性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薄壁管类零件在车削时,极易加工成椭圆状,此类零件加工成加工成椭圆状后给后续的装配造成极大不便。椭圆状的产生,主要有材料自身内应力释放造成的原因,也有机床卡爪夹持力不均造成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了一种弹性夹持工装,适用于薄壁管类零件车削时装夹,可以极大的减少因机床卡爪夹持力不均造成的圆度失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性夹持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锥体、锥套和螺母组成,锥体和螺母的中心都开设孔,锥体沿轴向由螺母的第一端面套装入螺母的孔中,锥套沿轴向由螺母的第二端面套装入锥体的孔中,所述锥套为弹性结构件。
优选地,所述锥体沿轴向由阶梯状的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组成,在第一圆柱体的中心设有第一圆形孔,在第二圆柱体的中心设有第一锥形孔;在所述螺母的中心沿轴向依次开设第二圆形孔和第二锥形孔;所述锥套沿轴向依次由第一锥形体、第三圆柱体和第二锥形体组成,所述锥套的第一锥形体和所述锥体的第一锥形孔匹配,所述锥套的第二锥形体和所述螺母的第二锥形孔匹配,所述锥套还设有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开口槽;所述锥体的第二圆柱体和所述螺母的第二圆形孔螺纹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圆周侧还均布数个贯通孔,在所述螺母第一面的圆周侧还均布数个螺孔,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贯通孔和所述螺母的螺孔位置匹配,螺纹件依次旋入所述第一圆柱体的贯通孔和所述螺母的螺孔后将工件锁紧。
优选地,在所述锥体第一圆柱体的轴向表面设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螺母的轴向表面设有第二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通过该夹持工装提高了圆柱状零件特别是薄壁管类零件的车削加工圆度,杜绝了圆柱状零件特别是薄壁管类零件在车削时的椭圆状产生,提高了此类零件加工后的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图4揭示了一实施例中弹性夹持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A-A向的剖面图;
图6揭示了一实施例中弹性夹持工装夹持薄壁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7揭示了一实施例中勾扳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锥体,2.锥套,3.螺母,4.第一安装孔,5.第二安装孔,6..工件,7.钩扳手,11. 锥体的第一圆柱体,12.锥体的第二圆柱体,13.锥体的第一圆形孔,14.锥体的第一锥形孔, 15.锥体的贯通孔,21.锥套的第一锥形体,22.锥套的第三圆柱体,23.锥套的第二锥形体, 24.锥套的开口槽,31.螺母的圆形孔,32.螺母的第二锥形孔,33.螺母的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工(上海)液压有限公司,未经龙工(上海)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63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过滤残渣的榨油机
- 下一篇:一种防尘半球摄像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