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接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6278.1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0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婧;任杰;王瑞祥;高惠仙;郝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61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接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接种器。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使用食用菌接种器进行接种操作,而食用菌接种器是食用菌无菌开放接种设备,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接种器无法移动,使菌种与接种器之间存在一段距离,因此在将菌种移动至接种器中时,会经过外界的环境,因此可能会被污染,从而影响食用菌的产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种食用菌接种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食用菌接种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接种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两个操作孔,且操作孔的开口处密封连接有手套,所述箱体的下侧壁设有多个开口向下的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远离转轴的一侧侧壁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中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安装块中设有第一安装腔,且第一安装腔位于第二安装槽的上方,所述第一安装腔中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上套设有齿轮,所述安装块的侧壁环绕设有多个与第一安装腔连通的通道,且多个通道均位于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一安装腔中还竖直设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位于第一螺纹杆的下方,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上端通过斜齿轮与第一螺纹杆传动连接,且第二螺纹杆的下端与第一安装腔的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螺母,且第一螺母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卡杆,所述滚轮的侧壁环绕设有多个与卡杆匹配的卡槽,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一套筒,且第一套筒的内壁竖直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螺母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箱体的侧壁还设有位置与通道对应的第二安装腔,且第二安装腔中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二螺母,且第二螺母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下侧壁设有与齿轮匹配的齿槽,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二套筒,且第二套筒的内壁横向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螺母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侧壁还设有玻璃观察口。
优选地,所述转轴与第一安装槽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滚轮的外侧包裹有橡胶软垫,且橡胶软垫的外侧壁环绕设有多个条纹。
优选地,多个所述卡槽的内壁均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对该接种器移动,从而可以拉近接种器与菌种储存箱之间的距离,减少菌种暴露在外界的时间,从而减小菌种被污染的概率,因此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同时还方便操作员对滚轮进行固定,避免操作员在进行接种操作时,接种器发生移动,从而影响接种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用菌接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玻璃观察口、3操作孔、4第一安装槽、5转轴、6安装块、7第二安装槽、8滚轮、9第一安装腔、10第一螺纹杆、11齿轮、12斜齿轮、13第二螺纹杆、14第一螺母、15第一套筒、16卡杆、17卡槽、18第二安装腔、19第三螺纹杆、20第二套筒、21第二螺母、22滑杆、23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师范学院,未经太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6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阳台菌菜共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于拆卸的林木嫁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