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全玻璃集成的一体化声光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5041.1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2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马修泉;张国军;邵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B6/35 | 分类号: | G02B6/35;G02F1/33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杨桂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玻璃 集成 一体化 声光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全玻璃集成的一体化声光开关。
背景技术
声光器件基于声光效应,利用声波不同的频率控制光线的偏转角度,从而实现速度快、可靠性高、无机械运动、损耗小的声光开关功能。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551102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声光开关,包括多个切换单元、拨杆和驱动组件,所述多个切换单元呈单排阵列排布,每个所述切换单元均包括调节板、输入端光纤准直器和多个输出端光纤准直器,所述输入端光纤准直器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所述多个输出端光纤准直器分布在所述输入端光纤准直器的旋转平面内,所述拨杆连接至所述驱动组件,所述拨杆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沿着所述多个切换单元的排布方向,在所述多个切换单元之间移动,使得所述拨杆能够与每个所述切换单元中的所述调节板配合,当所述拨杆与其中一个所述调节板配合时,所述拨杆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板连同所述调节板上的所述输入端光纤准直器旋转以实现所述输入端光纤准直器与待选通的所述输出端光纤准直器对准。由上述可看出,该声光开关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结构均较为复杂,机械构件繁多,工艺复杂,制作成本高,操作实施繁琐。同时,现有声光开关的光信号需要在自由空间中传播,容易受到干扰,可靠性有限,误动作几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全玻璃集成的一体化声光开关,无需其他机械结构件,切换光纤由一段折射率渐变光纤实现,避免了常见光开关结构复杂,构件繁多的,光线传输损耗大的问题,为全玻璃式光纤声光开关,无自由空间传播,无需其他介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全玻璃集成的一体化声光开关,包括均为玻璃材质的输入光纤、切换光纤和输出光纤,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分别与切换光纤的两端熔接,输入光纤与切换光纤的连接点为熔接点A,输出光纤与切换光纤的连接点为熔接点A′,该熔接点A和熔接点A′位于切换光纤的中心轴线的两侧;
未向切换光纤施加声波信号时,光线在切换光纤输出端的熔接点A′以与在切换光纤输入端的熔接点A向相同的传输方向进入输出光纤中;
当向切换光纤施加声波信号时,切换光纤中的光线发生偏转,光线直接从切换光纤向外出射而不进入到输出光纤中。
所述切换光纤为折射率渐变光纤。
所述熔接点A位于输入光纤的中心轴线上,熔接点A′位于输出光纤的中心轴线上。
所述熔接点A至切换光纤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等于熔接点A′到切换光线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
所述切换光纤长度为L0,光线在切换光线内的L0/2长度的位置中传输时,进行光线传输信息的傅里叶变换。
所述输入光纤、切换光纤和输出光纤均采用相同的玻璃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声光效应控制光线偏转,实现了全光纤声光开关功能,实现输出光纤中不同信号的切换。本实用新型为全玻璃式光纤声光开关,无需其他机械结构件,切换光纤由一段折射率渐变光纤实现,避免了常见光开关结构复杂,构件繁多的,光线传输损耗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施加声波信号时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新型的全玻璃集成的一体化声 光开关,包括均为玻璃材质的输入光纤101、切换光纤102和输出光纤103,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分别与切换光纤的两端熔接,输入光纤与切换光纤的连接点为熔接点A,输出光纤与切换光纤的连接点为熔接点A′,该熔接点A和熔接点A′位于切换光纤的中心轴线的两侧。比如本实施例中,熔接点A位于切换光纤中心轴线的下侧,而熔接点A′则位于切换光纤中心轴线的上侧,该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错位设置。以上方位定义,均以附图1所示为基准。
未向切换光纤施加声波信号时,光线在切换光纤输出端的熔接点A′以与在切换光纤输入端的熔接点A向相同的传输方向进入输出光纤中。
当向切换光纤施加声波信号时,切换光纤中的光线发生偏转,光线直接从切换光纤向外出射而不进入到输出光纤中。
从而通过声波信号的施加与否,改变输出光纤的信号,该信号可设为“0”和“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50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