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空气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4824.8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健 |
主分类号: | B01D46/54 | 分类号: | B01D46/54;B01D5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3113 | 代理人: | 贺寿元,刘兰芳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空气净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用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雾霾天气长时间、大范围地笼罩在城市的上空,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降低 PM2.5 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空气净化器、尤其是家用空气净化器的需求越来越高。但现有技术中的家用空气净化器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使多数家庭望而却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家用空气净化设备,以使结构简单,且满足家庭空气净化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家用空气净化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由左侧壁、右侧壁、顶盖和底盖围构而成,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中线对称布设,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均包括η形的壁体,于所述顶盖上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壳体内部相通的进气孔,于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壁上分别间隔设有多个排气孔;
隔板,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左侧壁的内壁和所述右侧壁的内壁的底部之间,所述左侧壁、右侧壁、隔板和底盖间围构成动力腔室,且于所述隔板的中部形成有安装基座,于所述安装基座两侧的所述隔板上间隔设有多个过气孔;
动力部,所述动力部包括置于所述动力腔室内的底盖上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机轴,所述机轴的自由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基座上;还包括与所述机轴转动连接的风扇;
净化部,所述净化部包括连接于所述顶盖和左侧壁及右侧壁间的第一安装板,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安装基座上的第二安装板,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通口;还包括沿所述壳体的中心对称布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间的两个第一过滤膜,以及沿所述壳体的中心对称布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间的两个第二过滤膜,所述第二过滤膜与所述第一过滤膜间隔设置。
作为限定,所述左侧壁的外壁上的排气孔设置于所述左侧壁的上部,所述右侧壁的外壁上的排气孔设置于所述右侧壁的上部。
作为限定,各所述第一过滤膜为纸膜或无纺布膜。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各所述第二过滤膜为纳米纤维膜。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各所述第一过滤膜和各所述第二过滤膜均粘贴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
作为限定,于所述左侧壁的内壁上和所述右侧壁的内壁上分别形成有一对应设置的板体,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插设于两个板体上的插孔内的插杆,于所述顶盖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槽体内的杆体。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于所述杆体两侧的所述顶盖和所述第一安装板间分别设有密封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家用空气净化设备,通过动力部中的风扇带动,而使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再由通口进入由第一安装板、两个第一过滤膜和第二安装板围构成的第一过滤腔内,而后经由两个第一过滤膜过滤后进入分别由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过滤膜和第二过滤膜围构成的第二过滤腔内,再分别经由两个第二过滤膜过滤后进入两个经由第一安装板、第二过滤膜、左右侧壁内壁和隔板围构成的第三过滤腔内,后经由过气孔进入动力腔室内,再由风扇吹入左侧壁和右侧壁的空腔内,再由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壁排出,完成空气净化,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
(2)第一过滤膜为纸膜或无纺布膜,可对空气进行初级过滤;
(3)第二过滤膜为纳米纤维膜,可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以及抑菌功能;
(4)密封环的设置,可实现顶盖与第一安装板间的密封连接。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家用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左侧壁,111-排气孔,112-板体,12-右侧壁,13-顶盖,131-进气孔,132-杆体,14-底盖,2-隔板,21-安装基座,22-过气孔,31-电机,32-机轴,33-风扇,34-轴承,41-第一安装板,411-通口,412-插杆,42-第二安装板,43-第一过滤膜,44-第二过滤膜,5-密封环,6-第一过滤腔,7-第二过滤腔,8-第三过滤腔,9-动力腔室,10-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健,未经杨晓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4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雾净化器的无支撑竹节管
- 下一篇:一种计费代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