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腔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3661.1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0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宏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腔 插管 三腔 人体气管 压力管 管体 二氧化碳检测仪 技术方案要点 体内二氧化碳 本实用新型 抽取装置 出口连接 管体出口 管体内壁 气管插管 一端连接 有压力 气囊 内开 抽取 监测 延伸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腔插管,涉及气管插管,旨在提供一种三腔插管,具有监测病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管体内壁内开设有第二充气腔,所述第二充气腔的进口延伸至气囊远离管体出口的位置,所述第二充气腔的出口连接有压力管,当管体位于人体气管内时,所述压力管远离管体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抽取人体气管内气体的抽取装置,所述压力管内设有二氧化碳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插管,特别涉及一种三腔插管。
背景技术
当病人停止呼吸时,尽快使其建立有效换气是绝对必要的。换气 最好是借助压力空气通过插过嘴和喉口而插入气管的气管插管来完成的。
公开号CN12503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它包括一个管形零件,该管形零件在一个近端和一个末端之间延伸,并且具有一个穿过末端的开孔,该管形零件形成一个穿过其内的并用于气体在近端和开孔之间流动的气路内腔,开孔实际上不受阻挡,并且具有一个凸缘,该凸缘从末端超过开孔伸出。但是插管直接接到呼吸机上供病人呼吸时,其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能实时监测,因此急需一种能够供病人呼吸的同时监测病人气管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插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腔插管,具有监测病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三腔插管,包括中空的管体,所述管体内壁开设有第一充气腔,所述管体位于体内的一端管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充气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管体外壁套设有覆盖通气孔的气囊,所述气囊的两端均热熔在管体外壁上,所述管体内壁内开设有第二充气腔,所述第二充气腔的进口延伸至气囊远离管体出口的位置,所述第二充气腔的出口连接有压力管,当管体位于人体气管内时,所述压力管远离管体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抽取人体气管内气体的抽取装置,所述压力管内设有二氧化碳检测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管体进入人体后抽取装置将通过第二充气腔将位于人体内的气体抽出,此时人体内的气体沿着第一充气腔进入压力管内,此时压力管内的二氧化碳检测仪将检测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了插管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为:所述抽取装置为固定连接在压力管上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压力管的进口连通,所述固定盘螺纹连接有气筒,所述气筒内滑移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外套设有与气筒内壁抵触的橡胶套,所述固定块背离固定盘的一端设有延伸出气筒的拉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向远离固定盘方向拉动拉杆时,橡胶套增加了固定块与气筒之间的密封性,使得气筒内呈负压,进而便于通过第二充气腔将人体内的气体抽出,以测二氧化碳的浓度,将固定盘与气筒螺纹连接,便于更换气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为:所述气筒端面与固定盘抵触的一端设有伸入固定盘盘面内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上设有倾斜的密封面,所述密封面设置在密封块背离气筒轴线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块增大了气筒和固定盘之间的密封性,减小外界空气被抽入气筒内,密封块上密封面的设置进一步减小了气体进入气筒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为:所述密封面上设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减小了密封面和固定盘之间的间隙,减小了气体进入气筒或者气筒内的气体排到气筒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为:所述气筒外壁螺纹连接有密封筒,所述密封筒内壁靠近固定盘的一端与固定盘外壁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筒加强了气筒与固定盘的连接,且减小了气体从气筒与固定盘连接处进入气筒内,进而增大二氧化碳检测仪检测压力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数值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为:所述气筒上设有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宏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宏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3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