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电晕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3615.1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8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何斌;梁利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伊美薄膜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电晕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膜,尤其涉及一种塑料薄膜技术领域的双面电晕复合膜。
背景技术
电晕处理是一种电击处理,它使承印物的表面具有更高的附着性,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率高电压在被处理的塑料表面电晕放电(高频交流电压高达5000-15000V/m2),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使塑料表面产生游离基反应而使聚合物发生交联.表面变粗糙并增加其对极性溶剂的润湿性,这些离子体由电击和渗透进入被印体的表面破坏其分子结构,进而将被处理的表面分子氧化和极化,离子电击侵蚀表面,以致增加承印物表面的附着能力。目前,双面电晕复合膜具有双面电晕,一面可用于印刷、复合,另一面可同时用于其他工序,例如申请人早期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553394 U所公开的一种双面电晕复合膜。由于这种复合膜大多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包装袋,因此薄膜的强度必不可少,但现有技术中的复合膜强度不高,较容易因划、刮、撕而破损,而为了加强其强度,通常的方式是采用增加其他材质的复合层,而这种方式在提高薄膜厚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原料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强度的双面电晕复合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电晕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下层电晕层、下层加强层、芯层、上层加强层、上层电晕层;所述下层加强层包括聚丙烯树脂材质的下基层,在所述下基层内平行设置有若干条第一聚酰胺丝;所述上层加强层包括聚丙烯树脂材质的上基层,在所述上基层内平行设置有若干条第二聚酰胺丝;所述第一聚酰胺丝与所述第二聚酰胺丝垂直设置。
所述芯层为聚丙烯树脂层。
所述上层电晕层与下层电晕层均为聚丙烯树脂层。
所述上基层与下基层的厚度均为12~15μm;所述第一聚酰胺丝与第二聚酰胺丝的直径均为8~10μ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双面电晕复合膜,由于在芯层的上下两侧设置有下层加强层、上层加强层,并且在下层加强层、上层加强层内部分别设置有呈垂直分布的第一聚酰胺丝与第二聚酰胺丝,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复合膜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抗拉伸强度,以及提高了复合膜的抗剪切力强度,从而能够单独使用作为包装袋,也可以与其他材料继续复合形成具有更高强度的包装袋,而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膜不易因划、刮、撕而破损,因此能够极大地提高其承载能力,并且不易损坏,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电晕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下层电晕层1、下层加强层2、芯层3、上层加强层4、上层电晕层5;所述下层加强层2包括聚丙烯树脂材质的下基层21,在所述下基层21内平行设置有若干条第一聚酰胺丝22;所述上层加强层4包括聚丙烯树脂材质的上基层41,在所述上基层41内平行设置有若干条第二聚酰胺丝42;所述第一聚酰胺丝22与所述第二聚酰胺丝42垂直设置。
所述芯层3为聚丙烯树脂层。
所述上层电晕层5与下层电晕层1均为聚丙烯树脂层。
所述上基层41与下基层21的厚度均为12~15μm;所述第一聚酰胺丝22与第二聚酰胺丝42的直径均为8~10μ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双面电晕复合膜,由于在芯层的上下两侧设置有下层加强层、上层加强层,并且在下层加强层、上层加强层内部分别设置有呈垂直分布的第一聚酰胺丝与第二聚酰胺丝,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复合膜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抗拉伸强度,以及提高了复合膜的抗剪切力强度,从而能够单独使用作为包装袋,也可以与其他材料继续复合形成具有更高强度的包装袋,而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膜不易因划、刮、撕而破损,因此能够极大地提高其承载能力,并且不易损坏,安全可靠。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伊美薄膜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伊美薄膜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3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电晕消光膜
- 下一篇:一种用于玻璃制造的耐高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