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63524.8 | 申请日: | 2017-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2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毛倩;刘俊;陈小飞;张超亚;权宇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C05F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顾正超 |
| 地址: | 201822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物质 循环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尤其涉及一种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主要畜禽产品,如猪肉、禽蛋连续十几年保持世界第一,禽肉产量也已达世界第二位。但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成为阻碍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规模化养殖造成的有机污染已相当于全国工业污染的总量,成为目前我国最为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目标是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核心,农作物作为畜禽的饲料来源,养殖业废弃物作为农田肥料,配置高效沼气发酵装置,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同时产出尽可能多的有效能,以减少养殖业和种植业对环境的污染。
传统的种养结合模式很多,如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模式:将规模化养猪场的粪尿,经厌氧发酵,利用输送管网,施用蔬菜和林果,解决了规模化养猪场粪尿出路的问题。但目前的种养结合模式在以下方面有所不足:一是都是基于小规模养殖场与种植的结合,无法实现大规模养殖场与种植的结合;二是都仅涉及将粪污转变为生态肥还田,没有沼气、沼液和沼渣的综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利用系统,以将养植业的粪污所转变成的沼气、沼液和沼渣进行综合利用,产生了更多的有效能,进一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且能够实现大规模养殖场与种植的结合。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利用系统,其包括粪污暂存池、粪污发酵模块、沼气处理模块、干湿分离机、沼液处理模块和沼渣处理模块,禽畜的粪污排放入所述粪污暂存池,所述粪污暂存池中的粪污通过第一管道通入所述粪污发酵模块,所述粪污发酵模块中粪污所产生的沼气通过第二管道通入所述沼气处理模块,所述粪污发酵模块中粪污所产生的沼液和沼渣通过第三管道通入所述干湿分离机,所述干湿分离机中分离后的沼液通过第四管道通入所述沼液处理模块,所述干湿分离机中分离后的沼渣通过第五管道通入所述沼渣处理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包括固体粪污运输管道和液体粪污运输管道,所述粪污暂存池中的固体粪污通过所述固体粪污运输管道通入所述粪污发酵模块,所述粪污暂存池中的液体粪污通过所述液体粪污运输管道通入所述粪污发酵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粪污发酵模块包括全混发酵池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所述粪污暂存池中的固体粪污通过所述固体粪污运输管道通入所述全混发酵池,所述粪污暂存池中的液体粪污通过所述液体粪污运输管道通入所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所述全混发酵池中粪污所产生的沼液和沼渣通过所述第三管道通入所述干湿分离机,所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中的粪污通过沼液运输管道通入所述沼液处理模块,所述全混发酵池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中粪污所产生的沼气通过所述第二管道通入所述沼气处理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粪污暂存池中具有固液分离装置,所述粪污暂存池中的粪污通过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分离为所述固体粪污和所述液体粪污。
进一步的,所述沼气处理模块包括沼气贮存柜和农田发电站,所述沼气贮存于所述沼气贮存柜中,所述沼气贮存柜中的沼气应用于所述农田发电站。
进一步的,所述沼液处理模块包括沼液储存池和泵站,所述沼液储存于所述沼液储存池中,所述泵站将所述沼液储存池中的沼液通过输送管道泵入农田中。
进一步的,所述沼渣处理模块包括固体有机肥料堆放棚,所述沼渣堆放于所述固体有机肥料堆放棚中,所述固体有机肥料堆放棚中的沼渣通过运输设备运送至农田中。
进一步的,所述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养殖场,所述养殖场中养殖有所述禽畜。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场中的禽畜圈下设有排粪沟,各禽畜圈下的所述排粪沟均相通,所述禽畜的粪污排入所述排粪沟,所述排粪沟中的粪污排放入所述粪污暂存池。
进一步的,所述排粪沟中的粪污通过水泡粪工艺排入所述粪污暂存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利用系统通过将粪污发酵后产生的沼气通入沼气处理模块进行发电,同时将粪污发酵后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在经过干湿分离机后分别通入沼液处理模块和沼渣处理模块进行还田,实现了沼气、沼液和沼渣的综合利用,在产生了更多有效能的同时,也进一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另外,该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利用系统能够进行大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实现了大规模养殖场与种植的结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35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民用建筑整体式化粪池
- 下一篇: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