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测温线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63369.X | 申请日: | 2017-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林中华;司正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66 | 代理人: | 黄启行,张璐 |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测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夹技术领域,具体是智能测温线夹。
背景技术
全国电力系统因高压带电设备关键部位或导线大负荷区段过热而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此类事故的危害性极大,轻则造成设备损坏,影响用户用电,重则造成线路短路,形成很大的短路电流,烧毁主变压器。因此,对输电线路的温度进行实时的在线监测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
目前测量设备或线路温度的装置主要分为示温蜡片、红外测温、热敏电阻或热电偶测温。由于示温蜡片不能重复利用,所以利用率较低;而红外测温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表面光亮的金属,其测量温度与实际相差较大,所以大大限制了其利用范围;热敏电阻测温发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变化,其内部电子元器件容易出现老化现象,使测量出现不稳定型,且其价格高,不线性,需要复杂的恒流源伺服电路,数据处理复杂,热电偶要加上补偿电路且材料价高, 还得经过专门的接口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由微处理器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测温功能的智能测温线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智能测温线夹,包括线夹壳体,所述线夹壳体上开设有空腔并形成空腔体,在所述空腔体内设置有一号弹簧、指示杆、支撑块、二号弹簧、卡接件以及双金属片;
所述一号弹簧和所述指示杆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方,且所述一号弹簧两端分别顶靠所述指示杆和所述支撑块的顶面;
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一号槽体,所述二号弹簧设置在所述一号槽体内;
所述卡接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卡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二号弹簧相顶靠,而另一端与所述指示杆上的凸缘卡接,同时,在所述卡接件下沿靠近所述二号弹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双金属片配合的凸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指示杆上开设有二号槽体,所述一号弹簧位于所述二号槽体内,且所述一号弹簧下端端部延伸至所述二号槽体外并与所述支撑块顶面相顶靠。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双金属片的圆心位置的正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底部开设有容纳所述双金属片的凹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空腔体内壁上设置有环形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金属片与弹出结构的配合,在双金属片受到线夹壳体上过热的温度后变形,并通过弹簧将指示杆弹出,以便检修人员可以很直观的得知此电力联接装置或线路有安全隐患,从而进行检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结果反应及时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用于变压器上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用于线路上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用于开关设备上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智能测温线夹,包括线夹壳体1,所述线夹壳体1上开设有空腔并形成空腔体2,在所述空腔体2内设置有一号弹簧3、指示杆4、支撑块5、二号弹簧6、卡接件7以及双金属片8。
所述一号弹簧3和所述指示杆4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块5上方,其中,指示杆4上开设有二号槽体42,所述一号弹簧3位于所述二号槽体42内,而所述一号弹簧3上端端部与指示杆4内壁顶靠,而下端端部延伸至所述二号槽体42外并与所述支撑块5顶面相顶靠。
同时,在指示杆4下沿设置有凸缘41。
所述支撑块5上开设有一号槽体51,所述二号弹簧6设置在所述一号槽体51内。
卡接件7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块5上,所述卡接件7的一端与所述二号弹簧6相顶靠,而另一端与所述指示杆4上的凸缘41卡接,同时,在所述卡接件7下沿靠近所述二号弹簧6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双金属片8配合的凸块71。
其中,双金属片8为通过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复合制成弯折盘体,此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在受热膨胀时其膨胀性能具有较大的差异。
所述凸块71位于所述双金属片8的圆心位置的正上方。
所述支撑块5底部开设有容纳所述双金属片8的凹槽52。
所述空腔体2内壁上设置有环形限位块9,用以在水平方向上限制指示杆4,避免因指示杆4水平移动而脱离卡接件7,造成错误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红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33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接稳固的水温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真空炉温度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