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定位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2719.0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5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符宏辉;付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致宏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4 | 代理人: | 危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工定位治具。
背景技术
在许多大型的产品入库或使用前,由于外部载具包装都一样,所以需要进行整理和识别,现一般采用人工的操作方式,但是由于产品堆叠较高,存在较大的不便,并且产品表面具有一层保护膜,需要撕开后才能够在表面的识别码上找到信息,极为不便,并且手工撕膜较为困难,容易损伤产品表面。并且在搬运时一般也通过人工搬运,需要较强的劳动力,虽然机械手能够代替人工,但是如今机械手对于较大的物品无法胜任,抓取稳定性极差,易损坏。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加工定位治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加工定位治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加工定位治具,包括基板、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纵板和第二纵板,所述第一横板设置在基板的上端面前侧边,所述第二横板设置在基板的上端面后侧边,所述第一纵板连接在基板的左侧边,所述第二纵板设置在基板的上端面右侧边,所述基板的上端面左侧部设置有第一载重板和第二载重板,所述基板的上端面右侧部设置有第三载重板和第四载重板,所述第一载重板与第二载重板之间设置有三个纵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定位支撑机构,所述第三载重板与第四载重板之间设置有三个纵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定位支撑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载重板与第二载重板上端均设置有三个纵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吸盘。
优选地,所述第三载重板与第四载重板上端均设置有三个纵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吸盘。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第二纵板均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在基板上。
优选地,所述基板在第一载重板的左侧边设置有第一负压气管,所述基板在第一定位支撑机构的右侧边设置有第二负压气管,所述基板在第二载重板的右侧边设置有第三负压气管。
优选地,所述基板在第三载重板的左侧边设置有第四负压气管,所述基板在第二定位支撑机构的右侧边设置有第五负压气管,所述基板在第四载重板的右侧边设置有第六负压气管。
优选地,第一载重板、第二载重板、第三载重板、第四载重板、第一定位支撑机构和第二定位支撑机构均通过若干个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基板上。
优选地,第一定位支撑机构与第二定位支撑机构之间结构形式相同,所述第一定位支撑机构包括定位座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采用石英块制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若干个载重板,其中每个载重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吸盘,吸盘可以对物品进行抓取,另外载重板之间还设置有定位支撑机构,定位支撑机构可以加强载重能力,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一种加工定位治具,包括基板1、第一横板2、第二横板3、第一纵板4和第二纵板5,所述第一横板2设置在基板的上端面前侧边,所述第二横板3设置在基板1的上端面后侧边,所述第一纵板4连接在基板1的左侧边,所述第二纵板5设置在基板1的上端面右侧边,所述基板1的上端面左侧部设置有第一载重板6和第二载重板7,所述基板1的上端面右侧部设置有第三载重板8和第四载重板9,所述第一载重板6与第二载重板7之间设置有三个纵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定位支撑机构16,所述第三载重板8与第四载重板9之间设置有三个纵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定位支撑机构1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载重板6与第二载重板7上端均设置有三个纵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吸盘18,所述第三载重板8与第四载重板9上端均设置有三个纵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吸盘1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板2、第二横板3和第二纵板5均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在基板1上,所述基板1在第一载重板5的左侧边设置有第一负压气管10,所述基板1在第一定位支撑机构16的右侧边设置有第二负压气管11,所述基板1在第二载重板7的右侧边设置有第三负压气管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致宏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致宏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2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陶瓷文物修复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