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脉抽吸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2316.6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0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男;陈圣杰;柳小军;张丹丹;魏聪;韩颖;周小婷;刘康博;宋冰静;王淑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M25/00;A61M25/09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453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吸导管 导丝管 导管 抽吸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一段距离 给药管 伸出 抽吸 导丝 溶栓 血栓 动脉 病变位置 抽吸作用 导管尖端 溶栓药物 栓塞部位 一体结构 单向阀 显影环 自膨胀 上端 滤网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脉抽吸导管,包括导管,导管为一体结构,由抽吸导管、导丝管、给药管和导管尖端组成,导丝管位于抽吸导管上端,给药管位于抽吸导管下端,导丝管的内部末端设置有显影环,导丝管靠近抽吸装置的一端伸出导管一段距离,用于插入导丝,导丝的末端设置有自膨胀滤网;抽吸导管靠近抽吸装置的一端伸出导管一段距离,并在伸出的抽吸导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将溶栓与抽吸结合在一起,通过向病变位置直接注入溶栓药物,较大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栓塞部位,加速产生溶栓作用,然后进一步通过抽吸装置的抽吸作用,将血栓抽吸出来,大大改善了使用单纯抽吸导管对血栓的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脉抽吸导管。
背景技术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根据发生部位,血栓可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形成主要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新生儿血管壁光滑而通畅,自童年起,动脉管壁内逐渐形成富含脂质和纤维组织的局灶性斑块,粥样硬化早期并不影响血流,但如果斑块不稳定和发生破裂,则可活化血小板、形成动脉血栓,导致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下肢急性缺血甚至坏死等。
目前治疗血栓方法主要有药物抗血栓治疗法和物理恢复血管通畅的人工机械方法,但是由于进入血管的溶栓抗凝药物的浓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与毒害,同时由于药物在人体中的代谢排出,因此,存在于血管中的抗栓药物的浓度都比较低,通过抗血栓药物进行抗栓具有作用效果缓慢等缺点,无法用于抢救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梗塞、急性下肢深静脉栓塞等急性血栓性疾病,对于这类疾病,则只能采取物理去栓的方法。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血栓抽吸导管,其中用于抽吸冠状动脉内产生的柔性栓子和新血栓,可以减缓血栓阻断血流,恢复血液供应,避免急性心肌梗塞等问题。在临床使用上,血栓抽吸导管从桡动脉或股动脉插入,其远端进入病变部位,在近端的座处使用注射器进行抽吸,通过负压将血栓抽吸进主体管,以消除在病变位置的血栓。
但在血栓抽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血栓破裂或脱落,形成比较小的血栓,如果没有及时对小血栓进行控制或抽吸,则会导致小血栓的移动,随血液循环进入其他部位,对患者造成不可预知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脉抽吸导管,采用单向阀门和自膨胀滤网的涉及,最大限度保证抽吸过程中完全清理血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动脉抽吸导管,包括导管,导管为一体结构,由抽吸导管、导丝管、给药管和导管尖端组成,导丝管位于抽吸导管上端,给药管位于抽吸导管下端,导丝管的内部末端设置有显影环,抽吸导管一端与抽吸装置连接,另一端开口,给药管靠近抽吸装置的一端与给药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给药微孔,给药管上设置有给药单向阀,导丝管靠近抽吸装置的一端伸出导管一段距离,用于插入导丝,导丝的末端设置有自膨胀滤网;抽吸导管靠近抽吸装置的一端伸出导管一段距离,并在伸出的抽吸导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内设置有硅胶单向阀片。
所述导管上设置有起标识作用的标记线。
所述自膨胀滤网在导丝管内呈收缩状,在血管内膨胀成网状。
所述自膨胀滤网的材料为记忆合金,自膨胀滤网的边缘光滑。
所述单向阀通过鲁尔接头与伸出导管的抽吸导管连接,鲁尔接头末端与张力释放套连接,张力释放套套设在抽吸导管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血栓抽吸过程中,将血栓快速吸入抽吸导管内部,采用单向阀门,可最大限度的预防血栓的脱落。通过自膨胀滤网对血栓的过滤,防止细小血栓移动而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设计科学合理,有利于提升血栓抽吸效果,对患者更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2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髋关节导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可视化便携式胆道镜取石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