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拆装的线缆接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2203.6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9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卢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明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24 | 分类号: | H01R9/24 |
代理公司: | 慈溪慈恒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9 | 代理人: | 刘世勇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拆装 线缆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拆装的线缆接线器。
背景技术
现在航空航天、科技产品、电子产品等多数的情况下都会用到电线、电缆等线缆设备,这些电线、电缆等线缆设备的工艺十分复杂,精细,所以在日常生活应用中我们需要用线缆接线器对其进行收纳,整理和接线。
就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线缆接线器而言,结构设计上来说,比较简单,功能不复杂,只有一个产品,不附带其他功能,拆装上十分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线缆接线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就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线缆接线器而言,结构设计上来说,比较简单,功能不复杂,只有一个产品,不附带其他功能,拆装上十分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线缆接线器,包括上入线孔、锁槽、下入线孔、可拆卸装置、接线头和卡扣凸起,所述上入线孔与上壳体相连接,所述锁槽的个数共有四个,且锁槽设置在上壳体的两侧,所述下入线孔与下壳体相连接,所述下壳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可拆卸装置固定在下壳体的外表面上,且可拆卸装置与凹槽相连接,所述凹槽与下壳体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线缆固定孔,所述接线头固定在下壳体的内表面上,且接线头与线缆固定孔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卡扣凸起设置在锁槽内侧。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装置包括固定柱、中心旋转轴、旋转横杆和卡扣,固定柱固定在下壳体的外表面上,中心旋转轴将旋转横杆固定在固定柱的表面上,卡扣设置在固定柱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宽度与凹槽的宽度相同,固定柱的大小与锁槽的大小相同,旋转横杆的长度大于固定柱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宽度与上壳体的宽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的底部到线缆固定孔的底部距离和下入线孔底部到下壳体内表面的距离相同。
优选的,所述线缆固定孔等距离均匀分布在固定装置的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线缆固定孔的上表面的长度小于线缆固定孔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拆装的线缆接线器,设置有锁槽,锁槽的个数共有四个,且锁槽设置在上壳体的两侧,可拆卸装置固定在下壳体的外表面上,在可拆卸装置上设置有固定柱、中心旋转轴和旋转横杆,固定柱的宽度与凹槽的宽度相同,固定柱的大小与锁槽的大小相同,旋转横杆的长度大于固定柱的宽度,当锁槽和固定柱相互吻合的时候,卡扣与卡扣凸起相互咬合,旋转位于中心旋转轴上的旋转横杆,因为旋转横杆的长度大于固定柱的宽度,所以当旋转横杆旋转90°时,便可以将上壳体固定在下壳体上,线缆固定孔的上表面的长度小于线缆固定孔的直径,线缆便可以牢牢固定在线缆固定孔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体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入线孔,2、上壳体,3、锁槽,4、下入线孔,5、下壳体,6、可拆卸装置,601、固定柱,602、中心旋转轴,603、旋转横杆,604、卡扣,7、凹槽,8、固定装置,9、线缆固定孔,10、接线头,11、卡扣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明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明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2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