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膜识别的车辆防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2108.6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3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果;周慧勤;曹桐军;陈培可;李敬斌;阮昆;王玉琴;许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B60R2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赵景平,逄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膜 识别 车辆 防盗 系统 | ||
1.一种虹膜识别的车辆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虹膜识别模块、处理单元、第一继电器、车门锁控制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虹膜识别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处理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车门锁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一虹膜识别模块用于采集输入的虹膜图像特征并与预设的虹膜图像特征进行匹配,如果相匹配,则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闭合,使所述车门锁控制单元对车门锁进行解锁,否则所述处理单元上报报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继电器和车门玻璃升降单元;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车门玻璃升降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相连;
在所述第一虹膜识别模块采集输入的虹膜图像特征与预设的虹膜图像特征相匹配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闭合,使所述车门玻璃升降单元处于开启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虹膜识别模块和发动机控制器;
所述第二虹膜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发动机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所述处理单元相连;
所述第二虹膜识别模块采集驾驶者的虹膜图像特征并与预设的虹膜图像特征进行匹配,如果相匹配,则所述处理单元发送启动权限报文,所述发动机控制器根据所述启动权限报文控制点火系统处于开启状态,否则所述处理单元发送报警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车控制器和仪器仪表控制器;
所述整车控制器和所述仪器仪表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所述处理单元相连;
在所述第二虹膜识别模块采集的驾驶者的虹膜图像特征与预设的虹膜图像特征不匹配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车辆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仪器仪表控制器显示或语音播报报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虹膜识别模块设置在车门上,所述第二虹膜识别模块设置在方向盘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虹膜识别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和虹膜比对单元;
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虹膜比对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虹膜比对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一虹膜识别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采集的图像提取虹膜图像特征,所述虹膜比对单元用于存储预设的虹膜图像特征,并对采集得到的虹膜图像特征进行比对,以判断是否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虹膜识别模块与所述第一虹膜识别模块具有相同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为摄像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模块;
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第三输出端相连,在所述第一虹膜识别模块采集的虹膜图像特征与预设的虹膜图像特征不匹配时,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通讯模块给车主发送报警信息和地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21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ARM的汽车安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雨刮器电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