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析器注胶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1617.7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7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廖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1 | 分类号: | B05C11/11;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析 器注胶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析器注胶盒。
背景技术
目前,透析器俗称人工肾,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进行血液透析,可以适当延长患者的寿命。透析器通常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空心纤维、设置于壳体两端的血液进液管、血液出液管、透析液出液管和透析液进液管。透析器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纤维膜装入壳体,经检查、灌胶,然后通过两个灌胶盖将壳体的两端封装,再通过离心处理将胶体均匀分散于透析器壳体内的纤维膜两端。
在进行灌胶离心时,由于注胶引脚强度不足,使得注胶盒与透析器壳体连接进行注胶时,容易产生弯曲现象。且由于盖板与注胶盒之间的配合定位不准确,容易造成漏胶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对注胶盒结构进行优化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析器注胶盒,增强了离心注胶时透析注胶盒的强度以及盖板与透析器注胶盒之间的配合准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透析器注胶盒,其包括顶部开口的槽体、盖设于所述槽体开口处的盖板以及连接于所述槽体底部的注胶引脚,所述槽体和所述盖板装配形成容置胶体的容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向容腔输入胶体的注胶口,所述注胶引脚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槽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凹筋,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凹筋定位配合的凸肋。
上述透析器注胶盒中,所述槽体包括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若干个狭长形的子槽体,所述相邻的子槽体的相互接近的一端部分别连通并形成槽体中心区,所述子槽体的相互远离的一端部为自由端;所述凹筋设置于所述子槽体的自由端,所述凹筋自所述槽体的开口延伸至所述注胶引脚。
上述透析器注胶盒中,所述子槽体的内底部以凸弧面过渡至所述槽体中心区的内底部,所述槽体中心区的内底部呈平面状。
上述透析器注胶盒中,所述槽体中心区的内底部固定设置有导流体。
上述透析器注胶盒中,所述导流体呈锥体形。
上述透析器注胶盒中,所述子槽体的外底部与所述注胶引脚之间设有加强肘板。
上述透析器注胶盒中,所述注胶引脚的内径为5毫米-6毫米。
上述透析器注胶盒中,所述注胶引脚设有与透析器配合的配合位,所述配合位设于所述注胶引脚的外壁。
上述透析器注胶盒中,所述子槽体的数量为四个。
上述透析器注胶盒中,所述槽体采用一体成型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透析器注胶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包括:通过所述凸肋与所述凹筋的配合,增加了所述盖板与所述槽体之间的装配准确度;并且通过所述凹筋的设置,增强了所述注胶引脚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透析器注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透析器注胶盒的的槽体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透析器注胶盒槽体的侧视图。
其中,1-槽体,2-盖板,3-注胶引脚,4-凹筋,5-子槽体,6-导流体,7-加强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透析器注胶盒,其包括顶部开口的槽体1、盖设于所述槽体1开口处的盖板2以及连接于所述槽体1底部的注胶引脚3,所述槽体1和所述盖板2装配形成容置胶体的容腔,所述盖板2上设置有用于向容腔输入胶体的注胶口,所述注胶引脚3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槽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凹筋4,所述盖板2上设有与所述凹筋4定位配合的凸肋。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透析器注胶盒,通过所述凹筋4与所述凸肋之间的配合,增加所述盖板2与所述槽体1之间的配合准确度,减少离心注胶时所述盖板2与所述槽体1之间出现空隙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1包括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若干个狭长形的子槽体5,所述相邻的子槽体5的相互接近的一端部分别连通并形成槽体中心区,所述子槽体5的相互远离的一端部为自由端;所述凹筋4设置于所述子槽体5的自由端,所述凹筋4自所述槽体1的开口延伸至所述注胶引脚3,通过所述凹筋4的设置,增加所述注胶引脚3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子槽体5的内底部以凸弧面过渡至所述槽体中心区的内底部,所述槽体1中心区的内底部呈平面状。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1中心区的内底部固定设置有导流体6,便于胶体注入时朝所述槽体中心区扩散。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体6呈锥体形,更好起到对注入胶体的引导作用,使注入胶体流至所述槽体1的内底部,便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未经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16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