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料可预混合的立体打印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61117.3 | 申请日: | 2017-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6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耀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梓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21 | 分类号: | B41J2/21;B41J2/1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料 混合 立体 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配料可预混合的立体打印机。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打印设备都是针对各种平面材质表面进行的,如纸张、皮革、塑料、玻璃、金属等,这种打印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办公及家庭用途。通常的打印方式,一方面被打印实体的表面按相对打印头作输送运动(或打印头实际运动,被打印表面静止)同时打印头沿与被打印实体相对输送运动垂直方向扫描移动,并进行打印。这些打印设备全部是应用于平面打印,也就是二维打印。
对于三维立体物品的表面上色,一般采用手工或半手工的方式,比如利用热转印的方式,或者直接用手工上色。但是,这些方式的生产效率十分低下,因此对于三维立体物品进行立体打印的需求,近年来已经非常紧迫。立体打印设备,首先需要具备合理的机械结构,保证打印头可以达到三维立体物品表面的任意位置,从而进行喷涂上色工作;其次必须有合理的控制系统,保证整个设备的运动控制与打印控制同步、精确进行;同时还必须有合理的三维立体彩色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加工系统,保证提供打印工作必需的运动轨迹规划和同步颜色解析;最后还需要有准确的校准机构,以完成多色喷涂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中国专利(CN102173211A)公布了一种立体设备,该设备的打印系统采用四个具有独立伸缩功能的喷墨打印头部分实现黑、红、黄、蓝四色喷墨打印功能。但是,四个独立的喷墨打印头仅能实现黑、红、黄、蓝四种颜色的打印,若客户需要更加丰富的色彩效果,该打印头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料可预混合的立体打印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料可预混合的立体打印机,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成型座,底板四周向上延伸有四根安装柱,前后两个安装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杆,水平杆上套设有第一滑移块,两个第一滑移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上套设有第二滑移块,第二滑移块下侧固定连接有打印头,所述打印头包括框体,框体内设有若干个储料壳体,储料壳体下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下侧均设有挡板,若干挡板之间组成混料区,混料区内设有转轴,转轴顶端与框体上方的电机相连接,所述转轴上布置有螺旋扰动片,螺旋扰动片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扰动拨片;所述框体下侧设有喷嘴,喷嘴与混料区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料壳体共设有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料壳体顶端设有延伸至框体上方的进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物料从出料口进入到混料区内,然后再关闭阀门,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螺旋扰动片转动,螺旋扰动片上的扰动拨片对物料进行扰动处理,有效提高了物料的混合均匀性,打印后形成了丰富的色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印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固成型座、3-安装柱、4-打印头、5-第一滑移块、6-水平杆、7-移动杆、8-第二滑移块、41-框体、42-储料壳体、43-出料口、44-阀门、45-挡板、46-混料区、47-喷嘴、48-一轴、49-螺旋扰动片、410-扰动拨片、411-进料口、41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配料可预混合的立体打印机,一种配料可预混合的立体打印机,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成型座2,底板1四周向上延伸有四根安装柱3,前后两个安装柱3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杆6,水平杆6上套设有第一滑移块5,两个第一滑移块5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杆7,移动杆7上套设有第二滑移块8,第二滑移块8下侧固定连接有打印头4,在第一滑移块5的作用下,移动杆7可以前后移动,在第二滑移块8的作用下,移动杆7可以带动打印头4左右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梓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梓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1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