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激光粉尘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1036.3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3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江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勒夫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周端仪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激光 粉尘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激光粉尘传感器。
背景技术
粉尘广泛地分布在环境中,随着社会发展,工业以及生活中,出于对产品品质管控、设备保养、生产安全和人体健康等目的,人们经常需要检测和管控环境中的粉尘含量。当前,通过激光来测量粉尘的设备,由于其检测迅速,检测结果较为准确,被广泛地采用。激光粉尘检测装置采用光学散射原理检测空气中粉尘的浓度,激光粉尘检测装置内置一个激光发射二极管和一个高灵敏光电接收传感器,工作时,先由激光发射二极管对准检测区发射激光脉冲,激光在遇到粉尘时会产生散射光,部分散射光返回到接收器转化为电信号,光电传感器通过检测该散射光的强度、脉冲频率、波长幅度等来反映空气中粉尘的浓度情况。
但是,传统常见的激光粉尘检测装置内外部结构复杂,拆装不便,因此生产工艺复杂繁琐进而导致造价成本较高昂,同时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应用在特定场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型激光粉尘传感器,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易于拆装造价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型激光粉尘传感器,其包括底壳;激光发射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壳中,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包括有光道腔体;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底壳内且套设在所述激光发射组件上,所述线路板包括有激光感应二极管;上壳,设置在所述底壳的上方且与所述底壳连接;进风口,开设在所述上壳上且与所述光道腔体的一端相通;出风口,开设在所述上壳上且与所述光道腔体的另一端相通;微型风扇,设置在所述上壳内且正对所述进风口。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光道腔体为迂回结构。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包括有固定延伸部,所述固定延伸部上开设有延伸部固定孔;所述微型风扇包括有与所述延伸部固定孔正对配合的风扇固定孔;所述上壳开设有与所述延伸部固定孔和风扇固定孔正对配合的壳体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延伸部包括有钩形固定延伸部;所述底壳内设有与所述钩形固定延伸部配合的固定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延伸部包括一个钩形固定延伸部和一个耳朵形固定延伸部;所述钩形固定延伸部和所述耳朵形固定延伸部分别位于所述激光发射组件的两侧。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上壳包括有卡扣,所述底壳包括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上壳的边缘开设有保留底部的凹口,在所述凹口的底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底壳的边缘开设有与所述凹口正对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壳的两端的边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激光粉尘传感器,其通过相互连接的上壳和底壳组成容纳器件的空腔,所述上壳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结构简单合理;激光发射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壳中,电路板套设在所述激光发射组件上,充分利用上壳和底壳形成的空腔的空间。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与设置在所述激光发射组件上的光道腔体相适应,进一步保证该传感器的结构紧凑和小巧。该微型激光粉尘传感器结构紧凑,体积小,内部组件精简合理,便于拆装,生产制造成本低。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激光粉尘传感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激光粉尘传感器的底壳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1-2,一种微型激光粉尘传感器,其包括底壳5;激光发射组件4,设置在底壳5中,激光发射组件4包括有光道腔体430;线路板3,设置在底壳5内且套设在激光发射组件4上,线路板4包括有激光感应二极管;上壳1,设置在底壳5的上方且与底壳5连接;进风口110,开设在上壳1上且与光道腔体430的一端相通;出风口120,开设在上壳1上且与光道腔体430的另一端相通;微型风扇210,设置在上壳1内且正对进风口110。
优选地,光道腔体430为迂回结构。迂回结构的光道腔体430利用较少的空间实现空气在光道腔体430中充分停留,保证光道腔体430内的空气具有代表意义,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勒夫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勒夫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1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度检测支架及粘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气质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