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针测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0637.2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7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黄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泊纳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针测试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发展,PCB产品向超轻、超小、超薄、高密度方向不断发展的同时,测试点也越来越小随之而来的对扎痕的要求也更高,传统的结构采用飞针测试机,飞针测试机是在X轴与Y轴上安装由电机驱动的可独立快速移动的探针,利用探针在Z轴方向的可控移动和PCB板的焊点进行接触,并进行电气测量的设备。
在正常的机械传动设计规范中直线运动部件需安装在两个支撑端的正中间,但由于设备操作空间的原因导致无法依此方法进行设计,而必须偏心设计。这种偏心设计势必会出现远离驱动端的从动端在启动和停止过程中存在摆动现象,整个结构的精度无法有效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针测试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线运动部件偏心设置导致从动端存在摆动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针测试机,包括:基座;两个第一导轨,间隔设置在基座上;连接部,可滑动地连接在两个第一导轨上;驱动机构,设置在基座上并靠近一个第一导轨设置,驱动机构驱动连接部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连接部包括: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分别与两个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第一滑动部靠近驱动机构设置;支撑部,连接在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之间,第一滑动部的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支撑部的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的宽度,以增大连接部在第一导轨上的跨度。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部和支撑部形成T字形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部和支撑部的夹角处设有加强稳定部。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部、支撑部及加强稳定部形成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部的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与支撑部的沿垂直于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之比在1/8~2/3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及螺母,电机固定在基座上,丝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座上并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螺母固定在支撑部上并与丝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还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座,丝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座上。
进一步地,飞针测试机还包括第二导轨、滑座及测试组件,第二导轨设置在支撑部并垂直于第一导轨,滑座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上,测试组件设置在滑座上,测试组件对电路板进行测试。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第一滑动部靠近驱动机构设置,连接部的靠近驱动机构的一端为驱动端,连接部的远离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为从动端,也就是说,第一滑动部所在的一端为驱动端,第二滑动部所在的一端为从动端。第一滑动部的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支撑部的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的宽度,这样在不改变整体结构的情况下,通过驱动端在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上的跨度,使得连接部的长宽之比变小,加大连接部的强度,当驱动机构驱动连接部的靠近驱动机构的一端时,连接部的从动端的摆动越小,从而降低从动端的摆动,提高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飞针测试机的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飞针测试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飞针测试机的基座、连接部及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0、基座;20、第一导轨;30、连接部;31、第一滑动部;32、第二滑动部;33、支撑部;40、加强稳定部;51、电机;52、丝杆;53、支撑座;61、第二导轨;62、滑座;71、测试座;72、夹具;73、旋转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泊纳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泊纳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0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挂脖式)
- 下一篇:后置式房车用可储物空调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