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OT桌及其可移动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0617.5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0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樊天润;黄伟新;毕建明;王洪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璟和技创机器人有限公司;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ot 及其 移动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字OT桌的可移动底座。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可移动底座的数字OT桌。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
在医疗器械中,针对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一般需要通过认知评估及训练进行康复治疗。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简称OT)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患者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目的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提高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以使其能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该疗法对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价值,可帮助患者的功能障碍恢复,改变异常运动模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缩短其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过程。
目前的认知评估及训练主要依赖于治疗师的徒手训练,治疗师劳动强度大且难以实现有针对性的、重复性的训练;同时康复评估多为主观评测,不能实时量化评测和反馈,结果不易于保存且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为方便体疗师对患者进行康复性训练,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数字化智慧认知评估和训系统,该系统是康复治疗技术与数字化系统技术的结合,主要通过使患者使用数字OT桌进行认知训练,以神经可塑性原理为基础的重复训练,可以使患者综合认知能力可塑性达到最佳。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数字OT桌,为增加稳定性,一般采用固定式底座。设置了固定式底座的数字OT桌只能在固定位置使用,不利于移动,而若要搬动,则费时费力,如此导致数字OT桌的便捷性降低,使用体验降低。
因此,如何方便数字OT桌的移动,提高便捷性和用户体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字OT桌的可移动底座,能够轻松、方便地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便捷性和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可移动底座的数字OT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OT桌的可移动底座,包括至少两个并列的支脚、设置于各所述支脚上的支撑柱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柱顶端并用于安装机体的支撑板,所述支脚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支脚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有翻转支座,所述翻转支座上设置有互成预设夹角的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臂的末端,且所述第二延伸臂的末端为阻尼平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臂与第二延伸臂的夹角为90°。
优选地,所述第二延伸臂具体为多级可伸缩结构。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支脚之间横向设置有用于增加稳定性的横梁。
优选地,还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的扶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数字OT桌,包括机体和连接于所述机体底部的可移动底座,其中,所述可移动底座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底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数字OT桌的可移动底座,主要包括支脚、支撑柱、支撑板和万向轮。其中,支脚为可移动底座的主体结构,分布在其底部位置,一般可并列设置多个。支撑柱设置在支脚上,主要用于对上部的机体提供稳定支撑力。在支撑柱的顶端位置设置有支撑板,该支撑板直接与机体表面相接触,承载其重量,并可降低压强。万向轮设置在各个支脚的底部,主要用于通过滚动使各支脚可以同步在平面内滚动,进而实现可移动底座的行走功能。如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移动底座,通过支撑柱和支撑板可以对上部机体提供稳定支撑,同时通过支脚底部设置的万向轮可以实现平面行走功能,如此能够轻松、方便地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便捷性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万向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2中:
支脚—1,支撑柱—2,支撑板—3,万向轮—4,翻转支座—5,第一延伸臂—501,第二延伸臂—502,横梁—6,扶手—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璟和技创机器人有限公司;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璟和技创机器人有限公司;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06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